|
拆学校”的市委书记怎么当了政协副主席
我们好奇的是,像刘志勇这样的人,顶着“拆学校”的恶名,却能从梧州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平稳升官,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这合适吗?
1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十六次常委会议通过决议,免去刘志勇政协第十一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职务、撤销其自治区政协委员资格。刘志勇的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代表职务也于此前被罢免,区政协官网的领导介绍栏目,也已将刘志勇的简历撤下。“从2011年开始,每一年拆两间半学校,对梧州教育造成了一定影响。”新京报记者自数名梧州退休老干部处,证实了这一说法。
一些地方领导出于政绩和GDP考虑,在老城区大拆大建,不算新闻;但像刘志勇这样,一直乐此不疲地拆学校,“从2011年开始,每一年拆两间半学校”,倒是颇为罕见,可谓敢作敢为、敢闯敢试,堪称大手笔。据报道,刘志勇主政梧州5年间,拆除了梧州高中、梧州一中、梧州二中、梧州市职业中学、梧州市第十四中学、梧州市会计中专学校等多所学校。很多人不知道刘志勇心里究竟是咋想的,如此热衷于给学校“挪窝”,搞得像是跟教育有仇似的。
对刘志勇来说,他可能不是不知道拆学校名声不好,但是在政绩和商业利益面前,教育的重要性于刘志勇而言,或许就要大打折扣了。报道说,梧州一中操场连同初中部迁走后的土地用途,被改为商业用地,且减少了教育用地,这其实再明白不过,这是要让当地的基础教育事业为GDP、为财政甚至为个人政绩让路啊。或许有人会说,随着城市的发展,学校搬迁他处并非完全不可。这话当然没错,但是学校迁址要考虑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与公平,还要考虑学生安置、住宿问题、食堂问题、师生通勤问题等等一系列复杂因素,权力岂能如此任性?
伴随着不可阻挡的城市化步伐,城镇教育资源承载力越来越捉襟见肘。对城镇而言,学校布局面临亟待调整的艰巨任务,这种调整从大的方向而言,最主要不是搬迁,而是新建和改扩建。即使必须要搬迁,也不能突破国务院“教育用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底线。但像刘志勇主政下的梧州,一座体量并不算大的城市,“每年拆两间半学校”这样的高速度和高效率,也实在让人难以相信属于正常搬迁。
我们好奇的是,像刘志勇这样的人,顶着“拆学校”的恶名,却能从梧州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平稳升官,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这合适吗?事实上,地方上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待提拔候选人,对其考察不该走过场。毫无疑问,在安置、提拔官员的时候,若不认真考察官员的名声、官声,罔顾他的恶名声,只是“按部就班”提拔,很难不出现像刘志勇这样,即使做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也会落马的尴尬。
来源: 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