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53|回复: 0

两会讨论,不怕“唇枪舌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4 23: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会讨论,不怕“唇枪舌剑”

两会讨论,不怕“唇枪舌剑”


    活跃的两会才得民心,高质量的讨论必然会推动良序的公共治理,所以两会上“尖锐”的公共发言多多益善。

    坦承“中外记者都有一些反映,感觉提出的采访要求,得到的回应不是那么多”,希望代表们多接受采访;被问到军费预算,说“说了吧,我抢跑;不说吧,你们心塞”;记者说“打开窗围墙没了咋想”,答“我以为你要问雾霾呢”;直面“中国的人大监督是不是一个形式”等问题,还表示“我不认为刘源到人大就不能发挥作用了”……昨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傅莹答记者问时妙语连珠、“包袱”迭出,成功圈粉无数。

    很多球迷都喜欢看球星高光时刻或进球瞬间集锦,因为里面全是“亮点”。而傅莹的发言全程,俨然也是个爆点频出的集锦,这估计会苦了不少小编:随便拎一句出来就能做标题,摘一段都有料,真做标题导语时,难免会犯选择困难症。几乎可肯定,那些诙谐回答,传播度秒杀那种背台词式的发言,而公共发言的传播力,本就是让民众终端连上两会参政议政“WIFI”的密码。

    但若光有诙谐,那是段子手体质。真正让昨天傅莹的发言“攻陷”朋友圈的,是其寓于诙谐之中的“尖锐”:面对很多尖锐的提问,她的回答也很尖锐,这尖锐跟刻薄无关,而更多的是快意捭阖的犀利,及直面问题的意气。而有力的表述和平和的语气,也合成了应对“热点连环问”的化骨绵掌。

    这种尖锐,既植根于主动脱敏和去魅的自觉,亦是对“记者发问是挑战非‘挑衅’”的理念认同,到头来,也能为两会接下来各议程、场合的氛围起到“暖场”作用。对公众而言,两会期间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讨论、交锋甚或对垒,套用流行句式就是,“‘两会天’参政议政跟火药味更配哦”。

    活跃的两会才得民心,无论是国家部委高官跟代表委员,还是发言人与记者之间,高质量的讨论也必然会推动良序的公共治理。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敢直言的代表委员会饮誉遐迩,此前广东省两会上政协委员陷“抢麦大战”,能备受好评。

    本质上,从“不发声”到不回避问题,再到直击要害的“尖锐”,是政务公开透明位阶的提升,它也跟公众知情权、表达权复苏的态势相呼应。可以看到,每逢两会,会场就成为汇聚民意的舆论场,两会上的官员、发言人和代表委员们的表现,都会接受舆论打量。而其表达是否“尖锐”、有无民生含量,正是公众评价议政质地最直接的“硬指标”。

    替民众鼓呼,为民生立言,要的就是“代言者”敢说尖锐的话、能提有建设性的建言,而非沉默不语。所以在此也希望,生动、开放的互动局面能贯穿于两会及其他议政场合的始终,也增进公共政治的鲜活度和趣味。

来源: 新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18 1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