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闻战线》2015年11期 作者:李敏
新闻标题中使用网络语言的利弊
中国人民大学曾经在一次调查中发现,在被阅读的新闻中,有94%的新闻读者是先看标题后看新闻内容的,而读者通过阅读标题对新闻的吸引率达到34%。这说明,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点睛之笔。近两年,很多媒体的新闻标题都出现“最牛”“最美”“萌萌哒”“山寨”“给力”“白富美”“高富帅”“暖男”等字眼,这些发端于网民、流行于网络的词语,如今都已遍布新闻的标题和正文中。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新闻标题中使用网络语言的利弊,探讨新闻标题该如何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新闻标题使用网络语言的优点
网络语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是时代发展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一种时尚、前卫的交流符号,是网民在网络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也是网民在聊天室特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由于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网络语言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的频率明显增高。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用网络流行语做标题,并且放在了头版头条的位置,的确是在向公众发出这样两个信号:一是网络语言被主流媒体所重视,并且可以使用;二中央党报亲民的面貌更加“潮”。人民日报在标题中的“给力”,让很多网友、读者大呼“给力”,这一“给力”标题已成为当年轰动一时的文化现象。从那时起,各大报纸、电视新闻等标题中常见“给力”,不仅“给力”常见,“史上最牛”“最美”等一系列网络常用语也成了新闻标题的惯用语,以至于到今天,很难再看到哪家报纸的新闻标题中会完全杜绝网络语言,就新闻标题而言,网络语言和新闻语言的使用界线也越来越不清晰。
根据中央党报率先在新闻标题中使用网络语言,又从如今网络语言在新闻标题中的广泛使用可以看出,网络用语出现在新闻标题中是有独特优势的。具体的优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贴近性。无论是新闻研究者,还是新闻实践者,大家都知道新闻是用来向大众传播信息。从信息传播角度看,信宿如果不接收信息,那么无论这条信息多么重要,产生各类信息的实体,即信源多么权威、可靠,各种传播媒介又有多么科学、不失真的传播信息,最终这条信息依然无法实现其作为信息的意义。而一条新闻,如果受众不愿意接收,那么无论这条新闻如何新鲜、如何真实、如何重要,其新闻价值都是大打折扣,甚至是没有新闻的价值的。由此可见,新闻需要受众的接收和接受。
如何才能让受众接收和接受一条新闻,进而让这条新闻发挥其价值呢?有一条原则就是贴近性。贴近受众的新闻,更易让受众去关注、去理解、去接受。所以,贴近性是新闻的价值评价标准之一。
当前,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网络群体在不断迅速增长。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新闻的受众越来越多,增长也越来越快,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又通过网络成为新闻的“编采人员”,由他们创造出的语言,在网络飞速传播的时代迅速流行。作为传统媒体,需要使用网络语言来接近受众,接近那些使用网络、创造和使用网络语言的受众,唯有此,才能让这样一个迅速庞大的群体感受到自己被主流、传统媒体所认可,才能拉近他们和主流、传统媒体之间的距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