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转股"唐僧肉"不能给"八戒"吃
债转股政策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多大的作用,关键就看如何选择企业、如何按规定和标准确定企业,不能只是为了银行利益需要,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也纳入到债转股范围。尤其是在上一轮也享受到债转股政策阳光雨露的企业,在新一轮债转股政策中,原则上不能进入
债转股能够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起源于本世纪初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承接了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并最终给企业减轻了负担。面对新一轮即将到来的债转股,自然又让相关的银行与企业心潮澎湃、喜不自禁。
不过,面对债转股可能带来的影响,市场也不是铁板一块,都一致认为债转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相反,持不同意见者认为,债转股这块“唐僧肉”,很可能成为一服“毒药”,不仅不能对银行和企业产生正面作用,反而会产生消极影响。
对债转股热情高的,大多是前些年盲目扩张、负债投入、只讲规模、不讲效益的行业和企业,以及在上一轮债转股中尝到甜头的企业。相反,那些运行状况较好、市场比较稳定的行业或企业,并不寄希望于债转股政策的阳光雨露能够落到他们身上,也不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树立自身形象,避免给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一项政策如果被应当淘汰的企业当作“唐僧肉”,而不被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看重,那这项政策的效用可想而知。而且,如果此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再被那些已经品尝过这块“唐僧肉”的企业所享用,那政策不仅不会对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产生积极作用,反而会鼓励企业盲目扩张、盲目投资、盲目负债。
在上一轮债转股中,很多企业尝足了债转股的甜头,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但是,债转股政策并没有使这些企业真正从地上爬起来,也没有让债转股政策产生就有的效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些企业仍然按照此前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在运行,甚至比此前更加落后、更加僵化、更加不符合市场化要求。甚至有些企业认为,到一定程度,政府还会救的。
新的债转股政策的即将推出,会不会使这些企业的“预言”变成现实,让他们的“美梦”变成钞票?到底哪些企业可以享受债转股政策,哪些不能享受,将成为考验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智慧与能力的标准。如果真的如企业所“预言”的那样,让上次品尝过债转股“美味”的企业再次品尝,那真是对政府智慧和能力的极大讽刺。
在目前企业运行状态和银行风险防范的条件下,实施债转股政策,可能是无奈之下比较可行的一项选择。如果不推行债转股,无论对银行还是企业来说,都面临比较大的风险。政策不能沦落为“唐僧肉”,且给“八戒”吃,而不是“孙悟空”吃。如果这块“唐僧肉”给了“八戒”,那不仅不会发挥作用,反而会留下更多的后遗症,带来更大的市场风险。
从中国经济目前的现状来看,出现今天这样的格局,除了宏观政策制定和调控存在一定问题之外,那些被称作“八戒”的企业也难辞其咎。如果没有上一轮的债转股,很多企业早就关闭歇业了,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尽快适应市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呢?可是,却没有一家这样的企业是按照市场化去做的。譬如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的企业,都为了一时的利益之需,将自己送上“奈何桥”。如果对已经步入“奈何桥”的企业继续通过债转股进行扶持,那只能说明政策也走到“奈何桥”了。
所以,债转股政策能否发挥作用,发挥多大的作用,关键就看如何选择企业、如何按规定和标准确定企业,不能只是为了银行利益需要,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也纳入到债转股范围。尤其是在上一轮也享受到债转股政策阳光雨露的企业,在新一轮债转股政策中,原则上不能进入,而应让其在市场竞争中自谋生路。如果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下没有出路,适应不了市场竞争需要,这样的企业要他何用?
同时,对那些“八戒”银行,也要严格控制其提出的债转股计划,特别是提出的债转股企业名单,避免“八戒”银行选出“八戒”企业,让债转股的唐僧肉全部落到“八戒”嘴里。这显然是不符合政策初衷的。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