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8|回复: 0

非洲借力中国重工企业推动工业化进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7 19: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141646055.png

  目前,中国是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新兴目的地。早在2002年,中国机械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就将第一台泵送产品卖到非洲。2006年,三一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成立南非子公司,以此为突破点,在南非以及周边国家销售三一品牌产品。2008年,三一成立南非大区,下设五个子公司,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30多个非洲国家的业务收入囊中,开始了对中南部非洲市场的精细化耕耘。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创建于1994年,通过打破国人传统的“技术恐惧症”坚持自主创新迅速崛起。2003年7月3日,三一重工在A股上市(股票代码:600031);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荣登英国《金融时报》全球市值500强,是迄今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2012年1月,三一重工收购“世界混凝土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Putzmeister),一举改变全球行业竞争格局。

  “非洲中南部的工程机械市场不断扩大,但在初始时期,非洲市场对这个领域的‘中国制造’比较陌生。”肖江说,面对这种情况,南非大区首先从聚焦重点市场与重点产品着手突破困境。

  根据市场实际情况,三一南非大区确定了南非、安哥拉、赞比亚、刚果、加纳5个重点市场和起重机、挖掘机、压路机等主销产品,在此基础上对公司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将营销和服务资源向重点市场和重点产品进行倾斜和聚焦。比如,在赞比亚这一重点市场,三一建设了中南部非洲地区第一家代理商6S店,集最先进的营销服务功能为一体,让非洲客户没有后顾之忧。

  “客户购买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设备时,最常考虑问题就是售后支持和配件供应。”肖江说,通过重点聚焦的方式,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客户“对‘中国制造’的印象正在逐步改善”。

  除在传统的工程机械设备上业绩显著,南非大区还积极推进集团新业务的出海,在住宅产业化项目、智能港口、风电、矿产开采、油气化工项目等新业务上积极与南非政府和各行业接洽。

  目前,三一在非洲中南部区域累计销售超5亿美元,设备保有量超过4000台套。其中大吨位履带吊、矿车、挖机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均在行业前列。

  本地化策略是三一国际化的重要思路,产品是最能体现这一策略的一个方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所有出口到这里的产品都进行了调整。”肖江介绍说,如出口到南非的汽车起重机、正面吊等设备均需通过南非本地的载荷测试。

  本地代理商也是帮助南非大区迅速发展的有力臂膀,目前,三一在南非大区共培育了13家本地代理商,建立了完善的经销渠道。肖江强调,通过与代理商合作,参与当地标志性工程建设,逐渐树立起三一的品牌。

  据介绍,三一与南非代理商共同合作,拿下了南非 KUSILE电厂建设这一国际级重点工程项目。目前,该项目已使用三一吊装设备近40台,其中包括屡创三一最大出口吨位的630吨、750吨履带吊,为三一吊装设备在整个非洲地区起到标杆作用。

  除了KUSILE电厂,南非2010年世界杯体育场馆、津巴布韦煤矿开采、安哥拉罗安达港口项目、加纳阿克拉供水厂和赞比亚吉特韦-青戈拉道路矿……三一设备广泛应用在非洲南部多个重点工程和项目中,不仅树立了中国品牌的良好形象,还为助力南非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重工)成立于2011年1月,是国机集团旗下工程机械业务资源重组整合改制而成立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现员工已超过10000人。总部设在北京。

E4AA-fxuapvw2166433.jpg

  日前,国机重工非洲某项目百余台工程机械设备及重型车辆顺利装船发运。

  该订单价值600余万欧元,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生产发运,为国机重工在该区域的发展开了好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非论坛以及中非企业家大会的召开,非洲市场进一步开放,很多机械行业大企业抓住契机,重塑企业活力。

  不久前,雷沃重工作为中国企业代表应邀出席了在约翰内斯堡举办的中国—南非企业家大会以及相关会议。为雷沃重工在非洲的业务拓展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机遇,将进一步推动非洲一体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

  作为国内机械装备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自2005年走出国门至今,雷沃在全球研发、中国制造,全球分销的特色发展模式下,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属地化运营能力稳步提升。而非洲作为雷沃重工的重要战略市场,自2005年雷沃重工出口非洲第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开始支持当地发展以来,十年间为非洲农业、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农业装备和工程机械产品。

  截至2015年12月,雷沃重工出口累计各类机械产品12万余台,雷沃重工产品出口已涉及非洲、亚太、欧美、独联体等12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先后斩获了苏丹204台小麦收割机订单、蒙古二期1亿元农机订单、斯里兰卡2亿元大单、马里货值1亿元农机订单、利比亚50台装载机等政府采购项目等行业内颇具影响的大订单。产品畅销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南非、马里、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刚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非洲市场占到雷沃重工出口总额的1/3,出口比例仍在不断扩大。

  其中,雷沃装载机已累计出口非洲8000余台;雷沃农装产品保有量已累计突破15000台,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居中国出口第一位。并连续获取了中国政府援助苏丹、安哥拉、马里、加纳等国农机采购项目订单。2015年6月份更是拿下了援助非洲最大的农业机械大单,涉及1000台拖拉机和2800套农机具,总货值超过1亿元。

  针对非洲炎热、空气干燥、风沙大的沙漠气候特点,雷沃重工从产品结构设计到零部件特殊供应,每一个细节都力求产品能满足当地用户的需要。并专门开发了干湿两级空滤的空气净化系统,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早期磨损,使产品更加“接地气”,得到了当地用户的认可。

  雷沃重工副总经理常嘉茂表示:“雷沃重工作为中国机械制造业的代表,致力于非洲建设,与非洲各国的合作越来越深厚,贸易总额不断增加,非洲已成为雷沃重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指引下,我们将利用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成套化设备解决方案,助力非洲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据非盟委员会负责贸易和工业事务的委员法蒂玛·阿西尔透露,备受期待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项目预计将在2017年开始实施。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覆盖全部非洲的超级自贸区,实现商品、服务及人员的区域内自由流动。她认为,自贸区一旦成立,将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工业产品竞争力,推进非洲经济结构转型,并更好地帮助非洲国家应对全球贸易动荡带来的消极影响。

  作为配套举措,非盟在此届峰会上还将推出首批泛非洲电子护照,此举成为非洲一体化进程建设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一步。她透露,目前10个非洲国家已推出针对非洲公民的“落地签”政策,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效仿,意在进一步便利人员流通。

  马如平说,自由贸易区计划以及泛非电子护照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外来投资,并且让非洲人民享受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128502937_14493694602741n.jpg

  今天中非经贸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非洲各国政府均将发展经济作为核心任务。回顾中国工业化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搞好工业化,闭门造车不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需要利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好自身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全球配置。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的经验,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业化道路。

  中国真诚希望同非洲国家分享中国经验,愿为非洲工业化进程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在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等领域,中非合作将为双方企业投资和贸易提供更多机会,从而提高非洲产业竞争力;在现代农业、绿色发展、减贫惠民等方面的合作,将促进中非企业分享先进技术和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提高公共治理水平,改善非洲人民生活。

  根据新华网、新京报、环球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6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