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一带一路”不是要建自己的后花园,而是沿线国家互利共赢携手共建的“百花园”。在这个五彩缤纷的花园内,能源合作是最亮丽的风景之一。
近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印发《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能源合作被列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
《规划》明确了专项合作的重点任务:结合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密切科技人文交流合作、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合作研究,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合作格局。《规划》强调,在支撑重大工程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互联互通方面,要依托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支撑沿线国家电网建设和升级,加快电网建设互联互通。在共建特色园区、鼓励企业创新创业方面,要引导鼓励我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洋科技产业园区、环保产业园和绿色建材产业园等与沿线国家主动对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沿线国家共建科技园区,探索多元化建设模式。在聚焦共性技术、强化合作研究方面,要积极应对共同挑战,重点在生态环境、能源安全、自然灾害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鼓励国际科技组织和相关区域性组织积极参与。
根据《规划》要求,能源合作被列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要加强适合沿线国家实际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煤油气等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示范推广与合作,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广三代、四代核电技术。加强节能技术、能源装备与重要部件的联合研发与生产。加强对海外油气资源投资、风险勘探和开发合作。合作构建因地制宜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产的分布式和区域新型能源系统。开展能效标准标识合作,研究多种形式的能源互联互通,构建安全高效智慧的未来能源体系。
此外,在其他合作领域中,能源元素也不断出现:在农业合作上,要积极开展节能农业、海洋农业、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和农机装备的联合开发与示范,推广环境友好型和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模式;在交通合作方面,要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共性技术合作开发;在资源合作上,要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和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合作,共同开展产业技术示范,并推动矿山资源的高效开发技术合作,开展绿色矿业发展技术示范;在环境合作中,要加强区域环境生态承载力分析,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荒漠化治理、气象预报预警和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环保技术装备等合作研发与示范;在海洋合作方面方面,要开展海洋资源科学调查,推动海洋油气及矿产勘探开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岛动态监测及多能互补、海洋灾害监测预警与保障服务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规划》指出,科技创新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我国与沿线国家合作水平的重点领域。与沿线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在装备制造、减灾防灾、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领域形成的技术优势,有利于提升国际合作层次。深化科技合作,有利于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由过去传统产业“优势产能”合作向科技“新产能”合作转变。
从世界油气资源和消费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既是世界常规油气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也是油气能源的集中消费区。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石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338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57%;天然气剩余探明储量为15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78%。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先行产业,是沿线国家共赢之举。“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中国与沿线相关国家之间能源合作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朱颖超告诉记者,中石油是最早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开展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之一,沿线地区是公司海外重点油气合作区,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执行了49个油气合作项目,已建成中亚、中哈、中俄、中缅等油气战略通道,在合作基础、业务规模、投资回报、互利共赢等方面走在中央企业“一带一路”建设的前列。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总编辑、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辉认为,“一带一路”倡导互联互通,能源合作模式单边转向多边,生产国、运输国、消费国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重构国际能源新秩序。
2014年5月8日,土库曼斯坦春暖花开,艳阳普照。由中国石油承建的复兴气田二期年300亿方天然气产能建设工程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这是中亚管道D线主力气源,也是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合作的又一里程碑,项目计划2018年全面建成。
2014年9月13日,在中塔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国段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开工。该项目是继中亚A/B/C线之后,又一条连通中亚与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2016年8月,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在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地区开工建设,计划2017年10月底具备投产条件,2018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深化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重大工程。
截至2015年年底,中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约占其海外总投资的60%以上,2015年油气权益产量超过5500万吨,占其海外总权益产量的76%。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宜林强调,优势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与着力点。中石油工程服务和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标准、制造水平、后续服务支持能力、规模建设运营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与“一带一路”其他国家的市场互补性较强,双方有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基础和需求。要坚定信心,发挥好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中的先发优势,积极推进优势产能合作,担当好“一带一路”建设主力成员单位的责任。
“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金融融通、民心相通。王晓辉指出,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成功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企业必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树立好自己的形象。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这项工程由中国、缅甸、韩国和印度4个国家的6家企业形成“四国六方”机制,联合投资约40亿美元建设,确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舟共济的伙伴关系,按国际规范要求在阳光下透明运行。多方代表组成征地机构,尽量不占、少占耕地,保护寺庙、佛塔、学校、墓地、自然保护区和文物。同时,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特别注重改善沿线村民的生活状况和条件,先后投入2000多万美元援助111个公益项目,仅援建学校和医疗站就各达67所和23所,惠及80万缅甸百姓。
据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东进介绍,中石油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建设中,将进一步抓好节点国家和重点项目,突出巩固扩大和构建海外规模化油气生产合作区,建设完善进口油气战略通道。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