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8|回复: 0

在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他与她的成功并非偶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9 07: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bd9abc5ebcd1c498.jpg


  在新南威尔士州长大的杰西卡·威尔逊,凭借着在悉尼、纽约和巴黎的时装业活动期间获得的灵感,开发了一款名为Stashd的手机应用程序。

  她发现,在1980年到2000年之间出生的千禧一代大多喜欢从时髦的零售商店、唱片公司和设计师那里购买服装。

  于是,开发了这款时尚的购衣软件,通过它人们可以便捷地找到心仪的衣服。“我通过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时尚产业。”正是这份敏锐的洞察力帮她打开了创意之窗。

  Stashd就像一个数字购物中心,把不同的零售商和设计师放在用户的手掌里。该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在多个在线商店购物,提供个性化的购买体验和便捷的结算服务。

  2014年,威尔逊与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地的顶级零售商和设计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使得Stashd迅速打入这些国家的市场。此后,Stashd逐步拥有了130多个国家超过10万用户。这些数字展现了该应用程序所拥有的巨大潜力。

  2015年末,电视台推出了大型跨国创投真人秀节目,该节目旨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具备成长为十几亿澳元潜力的创业公司。

  Stashd被选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55个创业公司一起参加2016赛季的创投真人秀。威尔逊的产品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众多电商大佬的关注和好评,并在当季的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威尔逊不满足于一个奖杯,她将眼光投向了潜力无穷的中国市场,她开始积极寻求与中国电商巨头的合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产品赢得了中国某著名电商公司的支持。

  这家公司将联手威尔逊打造中国版的Stashd。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和光明前景,威尔逊说:“中国的人口是美国和欧洲的两倍,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数字世界,这将对我的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

  威尔逊从来没有害怕过挑战。大学期间,一名职业顾问告诉她,能在时装界获得成功的人少之又少。“他说我应该看看更‘现实’的东西,”威尔逊回忆道,“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威尔逊将注意力转向了时尚行业公关和营销,最终与在悉尼、纽约和巴的公司达成合作。

  为了获得面试机会,她曾给公司的老板们送了一个装在香槟瓶上的氦气球。她回忆道:“我会做一些事情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知道,一旦他们对我说话,我就能把我的产品卖给他们。”

  威尔逊的创意产生自一场时装展览,“当时我正在看设计师们的作品,我看到了整个行业的转变,但是却没有一个应用程序能与千禧一代的市场对话,而我知道如何向那个市场说话。”威尔逊想要扭转整个时装业的想法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至少已经在中国落地开花。

  威尔逊说:“如果你在两年前问过我关于中国的问题,我会说这是10年的计划。但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千禧一代在中国购买西方品牌的首选应用。”

  李其芳是澳大利亚全科医生与皮肤癌医生,是澳大利亚青年医生中的精英。他以非凡的毅力,在悉尼市凌格地区(LAME COVE)创办了自己的医疗中心和皮肤癌治疗中心,并以超凡的医术与认真的态度为病人治病,获得病人的普遍赞扬,也得到当地政府与卫生主管部门的好评,完美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医德,获得澳洲医学界的高度赞许,成为海外医生移居澳洲的杰出人物”。

  1964年,李其芳出生于海南陵水县陵水镇的一个小山村,中学时代的李其芳便是一名出类拨萃的学生。1979年,只有15岁正在读高二时,怀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他报名参加高考,没想到竟然一举考上海南医专医疗专业本科班,成为全校年纪最小、稚气未脱的少年大学生。

  做为一名时代幸运儿,李其芳一路顺风,毕业后分配海南级别最高的医院——海南行政区人民医院工作,并很快便专业定向为颅脑外科医生,师从著名颅脑外科医生史克珊。

  一帆风顺,春风得意,年仅20岁,正是青春似火的年代,对于李其芳来说。那是他人生中工作、学习青春激情熊熊燃烧的岁月。

  那时,分配到海南医院的医生源自全国各医学院校,自然不乏各名牌院校。虽然年纪小,虽然毕业于名不见经传的专科学校,但凭借刻苦的学习、精湛的技术、忘我的工作态度,李其芳在几十名年轻医生中脱颖而出。曾被评为医院的“优秀医生”,曾做为青年职工代表上台讲演,曾为刚分进医院的年轻医生介绍学习、工作经验,并被医院内定为“最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医生”而重点培养。

  理想的单位、理想的专业、似锦的前途,李其芳拥有全年级同学、同时代毕业的年青人羡慕不已的东西。可干了4年之后,李其芳却出人意外地选择了离乡背井、漂泊异乡。

  “拥有这么好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当时你为何选择出国?”采访时笔者问他。

  “让我萌生出国留学的因素有:一、医院院长乃国外留学归来的院长,知识丰博,技术精湛,卓有成就,是我心目中的楷模;二、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全国刮起一股英语热。医院的年青医生自发组织起‘英语沙龙’,我从中获取了好多国外信息。于是,我认准了,要想专业上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应该出国深造”。

  “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其芳出国留学的决定,遭到周围亲戚朋友、同学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致认为,在海南医院这样顺顺畅畅地走下去,李其芳肯定会成长为一名知名的颅脑外科医生;西方各国家一致不承认中国的医科大学文凭,更不用说专科学校的文凭。倘若如果英文不过关,那只能当一名地位卑微的打工仔公民。放弃光明宽阔的康庄大道偏走黑灯瞎火的羊肠小道,无端荒废学业、事业,实在太可惜了太不明智了。

  总而言之,在各种压力下,李其芳的选择无疑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就象在茫茫的大海之上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新的航向,而这条新航向既没有可以倚靠的岸礁和岛屿,也没有可以预见的未来,

  李其芳出国,走的是自费留学的道路,父亲是基层干部、母亲是乡村教师,捉襟见肘的家底,出国的费用自然得家里靠东挪西借。

  也许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坚韧、执着使然,明知出国的道路坎坷、前景莫测,李其芳偏偏咬住青山不放松。

  经过一年的深思熟虑,李其芳将目光投向澳大利亚,一位父亲的朋友的朋友做为他的经济担保人。

  “出国时,有朋友见我背包里装有一大堆医学资料,对我说,你到哪里是当打工仔,哪有医生给你当?我笑着对他说,工是要打,但医生总是要当……”。

  1988年9月,这是李其芳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析点。背着简单行囊的他,怀着“男儿立志出乡关,学问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豪情与淡淡的惆怅,告别亲人、告别家乡。

  当李其芳乘坐的银鹰冲上蓝天之时,他也象一只敢于搏击长空的雄鹰,从北半球飞往南半球。陌生的国度、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举目无亲的李其芳抵达悉尼的第二天,怀揣毕业证书与工作经验介绍信一家医院一家医院的找工作,结果呢,处处碰灰。人们正色告诉他,澳洲政府是不会承认中国的医生证书的。

  为了生存,他只好到咖啡店当服务生、清洁工、给装修公司打下手。几个月后,他找到一份在医院当医疗器械清洁工的工作,对此,他感到很幸运,因为这样可以接近医学,可以有机会与医护人员交流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医学英文水平。。

  回顾找工的艰难过程,李其芳调侃的口气说:“当时,我们借用毛泽东语录来勉励自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工作!”。

  在半工半读的过程中,他对澳洲政府的政策逐渐有了全面的了解。从重视国民健康出发,与西欧各国家一样,澳洲很注重医生的素质,所设的无论是考取医学院校还是取得专科医科、全科医生以及无条件营业执照资格门槛都高得令人生畏。规定成绩必须是最优秀的中学生才能报考医科(其次是律师)。医科大学最少得读六年,毕业后只能在公立医院工作,有几年的临床经验才能申请加入专科或者全科医生的训练,训练历时三至五年,通过审查后必须经过各种严格的考试才能取得全科或者专科医生资格,才能有资格在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当医生、或者独立开业。在澳大利亚,医科大学毕业后,最少得奋斗七年左右才能取得全科或专科医生资格。至于来自国外的医生,无论你来自多高级别的医院,无论你拥有多少年临床经验,要取得专科医生或全科医生资格证书,得经过专门机构的严格审查,得经过一道道十分严酷的考试。第一步是医学英文考试;第二步是笔试,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200多道临床基础知识试题;第三道是临床知识考试,包括口试与现场诊病考试。据统计,数年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第一次能通过考试者只有20%,通不过者有没有复考机会则受每年参与复考名额的限制,假如超过限定的考试次次数而仍然通不过考试,则永远失去考试机会,即终生不能获取专科或全科医生资格。

  与所有漂泊异国艰难求学的海外游子一样,李其芳在悉尼半工半读的岁月是艰辛苦涩的岁月,因为出国的几万元费用大部分是借债,得靠打工一点一点的寄回家还债。

  “那些日子,我天天早出晚归,上午听课,下午在餐馆打工直至夜里11点钟,再等公交车、坐公交车回到住处已是下半夜,躺在床全身骨头就象快散架一样。可再累再困清晨闹钟一响又得爬起来……”,谈起那段打工生活,李其芳语气黯然。

  虽然干的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活,但李其芳魂牵梦绕的还是自己的专业。他希望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寻找进入临床工作的突破点。为此,他利用在医院当器械清洁工的条件,多方委托朋友、熟人寻找神经外科的专家教授的帮助。

  都市攘攘,人海茫茫,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无论是找工挣钱还是找人帮忙,李其芳的心境,就象我国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所描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990年,他得到悉尼大学医学院从事脑外科解剖与生理研究的理查德、邦尔教授的支持与帮助,这位好心的教授介绍李其芳到他的研究所当他的助理研究员,给了他一个开展基础研究的平台。李其芳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而加倍努力,撰写多篇科研论文发表,其中《中脑导水管旁细胞功能研究》,于1991年澳大利亚神经基础科年会上宣读,得到与会专家的赞许,也让研究所从中发现他的才华,给他攻读博士学位的两份学奖金,一份是支付学费而不需再打工的奖学金;另一份是支付生活费的奖学金。

  天道酬勤,李其芳以他的努力创造了一个机遇,这个机遇给他不仅仅是一个广阔的平台、丰富的资源,更有视野的开阔与人生的积淀。在这里读书、研究,他有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畅快,还能领略到比别人更多的精彩。

  于是,自1992年,李其芳开始在悉尼大学医学院攻读学位。他一边做博士学位研究,一边复习功课参加该医学院医学生考试,他的目的一是以此提高自己的医学英文水平,二是以此测试自己的基础医学知识水平。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70名考生中,他的考试成绩居然名列前茅,而且还是唯一的一名来自国外的考生。此次考试结果,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

  因为缠绕于脑里那挥之不去的干老本行的梦想,虽然读博一路顺风,可当次年通过全科医生考试后特别是拿到澳洲永久居留证后,他毅然向学校提出休学一、二年……

  谈到参加澳洲全科医生考试,李其芳回忆道:“当时(1995年)参加此项考试者,除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医生外,也有不少来自国内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换一句话说,我是与全世界的海外移居医生竞争。一听我来自中国,又是海南一所专科学校毕业,有的投以怀疑、鄙视的眼光,有的则直言不韪地泼冷水。结果呢?第一步医学英文考试我是一次通过;第二步也是一次通过。就我所知,与我同一考场的几十名考生只有廖廖几人通过,其他全被刷掉。这对于非英语背景的考生来说非常难得,因为当时参加考试的上千名来自英语背景的医生中,也只有10%人通过考试。第三步临床考试,两位专业教授坐在你的面前,一人接一人提问,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提问,没有给你细思慢索的时间,也就是测试你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思考问题的灵敏性、判断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第一次考试我没有通过,次年即1996年通过,取得全科医生资格,即相当于我国从医学院毕业的普通医生的资格。但还不能独自开业,如要取得开业执照,还得经过进一步的临床训练后,再向澳大利亚皇家医学会提交申请。对了,讲到这里,得介绍该澳大利亚皇家医学会,该医学会是一个全国性权威性医学会,要取得会员资格,得经过澳大利亚著名的专家教授的严格的审查、严厉的考试(考试又分为口试与笔试),还得到医院每科轮科两年,还得到乡下当乡下医生两年以履行为民众、为国家服务的义务等一系列训练及考核后,才能取得该医学会会员资格、才能独立开业。在澳大利亚,来自海外的医生,能取得专科或全科医生资格已经很不容易。好多人奋斗到这一步便停止脚步知足而乐。可我这个人,个性好强。只有专科或全科医生资格只能在公立医院或私立医院当医生,如取得无条件营业执照而自己开业,全科医生的收入是在上述医院收入的五倍以上,至于专科医生则是十倍以上。当然,收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澳大利亚皇家医学会无条件执业证书是检验从医者水平、能力的试金石。在争取澳大利亚皇家医学会全科医生无条件执业证书过程中,我到雪梨皇家医院、老人病院、妇科、儿科、内外科医院每科轮科两年,接受系统的全科医生训练后,还到乡下当了两年乡下医生,履行为民众、为国家服务的义务”。

  十年的苦苦攻读、苦苦奋斗,披荆斩棘地通过全科医生考试后,再接受五年医院全科医生训练又当了两年乡下医生,2003年1月,李其芳完成了全科医生的全部训练,回到悉尼,经过皇家医生会全科医生考试后,于2004年终于拿到全科医生无条件营业执照。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个营业执照,浸润了你17年心血与汗水,其其含金量比博士学位的含金量还高。虽然你当年没有读完博士学位,但就医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来说,你不是博士却胜似博士。做为当年曾任过你的课的老师,我为有这样的优秀学生而自豪”笔者赞赏道。

  “可以说,为拿到这个营业执1988年9月,这是李其芳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析点。。。很多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天道酬勤,17年心血与汗水,李其芳成功了!可以说,为拿到这个营业执照,我付出的心血、汗水比拿博士学位高出一倍以上。好多从国内来的医生都诚恳地向我请教成功之道……”李其芳直言道。

  十七个春秋,十七载苦斗,从一个处于社会最低层的打工仔一步步奋斗到澳国社会的一等公民,李其芳实现了他当初的理想“工是要打,医生也是要当的”。然而。这当中的甜酸苦辣难以言尽。有道是,有所得便有所失,因为埋头读书、苦苦奋斗,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妻女,前妻耐不住寂寞而红杏出墙,以致他不得不面对婚姻破裂、家庭解体的痛苦……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选择越艰险崎岖的道路,就可能拥有越迷人的风景”。悠悠岁月、漫漫人生,李其芳选择的就是一条艰险崎岖的道路,而他一路艰难跋涉、也一路喜收硕果。2001年,他到昆士兰省北部乡下农村当医生时,发现那里皮肤癌患病率较高,为此他把皮肤癌当作研究课题,应用精湛的外科技术为皮肤癌病人行切除手术。把病人视为亲人的治病态度、甚高的治愈率,他受到当地民众与医疗部门的赞许,一时名声大振,也让他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拿到全科医生无条件营业执照后,为了让即将开设的诊所能更好地为当地民众服务,在对悉尼地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选择皮肤癌患病率较高的悉尼市北部——凌格,筹资开设了一所全科与皮肤癌诊所,诊所里除了他本人外,尚有两个专科医生、两个本科医生,开设了肠胃专科、妇产科、理疗科、营养科、心理治疗科。他的诊所成为该地区设备先进、科目齐全的医疗中心,受到病人普遍欢迎,也得到当地医疗部门的好评,好多病人开车一百多公里闻名前来找他看病。开业伊始,每天接待的病人就有一百来人。

  采访快结束时,笔者对李其芳说:“你是海外医生移居澳洲的楷模,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令母校非常自豪的一位学子,你能否谈谈你的感想及对海医的师弟师妹们说几句话?”

  “无论在哪里,我说我是海南医专毕业生,没有一个人相信。因为好多国内名牌医科大学毕业者都做不到我今天的成绩。但是,我认为,不管在哪个院校毕业,大家的机会都是一样。不要以为海医毕业生就比别人低一等,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确定奋斗目标,敢于进取,勇于奋斗,海南医学院同样能出大才”

  “你必须有一个发展平台,才能展现你的水平、你的能力,你必须善于从失败中吸取进行教训、从成功中得到激励、从竟争中成长……”

  “澳洲每年都吸收几百名有临床经验的工作人员来澳工作,这就给有志于在海外深造者提供机遇,当然,首先得打好医学英文基础。虽然奋斗过程艰难曲析,但我凭借自信的力量、坚韧的毅力一步步走过来。我希望我的师弟师妹们的道路比我顺畅!”李其芳情真意切道。

  当笔者热情邀请他今年12月6日回校参加建校六十周年庆典活动时,他说:“我去年年底回国,参观了母校新校,很受鼓舞。很想回去参加庆典活动,可12月正是诊所一年中最忙的季节,恐怕难以脱身,不过,我会为母校校庆尽点绵薄之力”。

  环球客户某先生在2015年8月就获批了188A签证,签证信上足足给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让他们登陆激活,刚好某先生家里的生意需要打理,所以就一直到了2016年8月登陆。虽然某先生差不多一年左右才登陆,但是来的时候就打算长登了,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某先生一到墨尔本就开始寻找生意,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市场上的生意都考察了一遍,最后想了想,既然打算长期生活澳洲了,那就应该选一个长期发展的生意,某先生注意到墨尔本是著名的咖啡之都,咖啡店遍布墨尔本大街小巷,人们每天喝咖啡就像喝白水一样正常,这样咖啡豆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何不干脆做咖啡店的上游,给他们供应质量上乘的咖啡豆呢?

  有了想法,某先生马上就开始付诸行动了,找仓库,买设备,装修布局。某先生航空大学毕业,在某航空公司任工程师多年,对于各种机器与模型以及设计特别偏爱,随手贴一下某先生的回形针系列,大家欣赏下他的创意吧~

  生意开展前期工作大概花了6个月时间,终于在今年6月份开张了,得到某先生的邀请,迪生(环球墨尔本同事)登门拜访某先生的INKOFE咖啡豆工作坊。

  一进门就闻到浓郁的咖啡香气,整个工作坊就是某先生一手设计的,工业化风格, 有点Heavy Rock的感觉,特别去买了一个集装箱布局呈咖啡豆包装间,咖啡豆烘焙机器摆在中间前面立一个工作台,外间有一个办公桌,桌的木料就是从德国船运烘焙机上的木箱,某先生自己动手打造了自己的工作坊,他说邀三两朋友过来烘焙咖啡豆,打打咖啡,互相品尝,觉得可以在里面玩一整天也不会枯燥乏味。

  接着某先生向我展示了咖啡豆的烘焙全过程,我用视频记录下来了,整个过程,首先机器预热-咖啡豆翻滚-冷却-去石-收集-包装。整个过程被某先生演绎的极富有艺术气息,在我看来,他是在享受咖啡豆从生到熟到制作成咖啡的这个过程,这样的工作让他愉悦身心。

  世界上有很多种咖啡豆,为了打造自己的咖啡品位,某先生前期试验了多种配比,试验的过程,咖啡喝到每天跟醉了一样,但他说,这是自己的事业,乐此不疲。

  除了打造自己的咖啡豆品牌-INKOFE,那就是销售的问题,对于自建的生意,188A生意需要在第二年完成30万澳币的年营业额。某先生有自己的想法,业余时间他会走访各个咖啡连锁品牌,和他们谈合作,会一开始赠送他们咖啡豆,让他们尝试,当然价格也会比当地市场的供应商有优势。未来他会开发周边产品,比如咖啡杯,咖啡机器等,另外也会逐渐考察咖啡店,也会开自己品牌的咖啡店,当然这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目前生意已经全面开展起来了,也已经了五六家固定的客户了,虽然自建生意比较艰难,但是某先生特别乐观自信,万事开头难,但我相信完成目标应该不成问题。

  根据新华社、中新网、人民日报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3-28 0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