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立医师节的意义绝不止于医师行业内部的庆祝,还在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促进医患沟通,让社会更好地理解医师这一职业。
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明确具体工作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医师节是继护士节、教师节、记者节之后,国家设立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它的设立也意味着医疗行业同时拥有两个行业性节日。
医师是与全民健康息息相关的职业,医疗业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自然不必赘言。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医疗技术进步、社会老龄化等多方面背景下,医师势必在社会活动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正因为医师这一职业与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结合得如此紧密,国家才在从严控制设立节日的政策背景下设立医师节,就像新华社报道所说的:“体现了党和国家对1100多万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今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行业数量早就不只有360个了。为什么国家只为这几个行业设立节日?其原因就在于它们与社会的良性运转产生最基本的联系。无疑,跟国民教育、新闻监督一样,医疗也是维系社会运转与发展的基本行业。为医疗工作者设立节日,能够增强医疗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这也是社会为他们提供的独特回报方式。
但是,设立医师节的意义绝不止于医师行业内部的庆祝,还在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促进医患沟通,让社会更好地理解医师这一职业。
从内部看,医师职业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整体收入水平有待提高,医师待遇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显著,进而影响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甚至很多学校医科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都出现降低趋势,医师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从外部看,医患矛盾突出,医疗纠纷乃至医闹频频,社会上一些人对医疗工作者产生了不信任感,医师被“污名化”的问题突出。
单单设立一个节日,当然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问题。节日的意义更在于日常的倡导。比如,医患矛盾形成的一大原因在于医生的专业身份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一些患者和家属凭借片面的信息作出判断,不信任医生的专业判断,医闹者甚至将医疗问题诉诸于暴力。作为普通人,表达对医师敬意的最好方式就是信任医师的专业能力,不让偏见和臆断蒙蔽自己的双眼。
医师节还是一个祛魅的过程。医疗工作者的舆论形象曾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转折,从“无所不能”的白衣天使,变成了现在更为复杂的形象。尽管医师是社会中坚力量,但是也不宜过度宣传,乃至“神化”。在现实中,医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个人,都有其局限性,医疗技术也不是万能的。过度美化医生和医疗技术,可能会让患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当希望落空后,对医疗工作者产生怨念情绪。
医师所需要的不是额外的褒奖,而是社会不再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这既是对社会大众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医师群体的一种鞭策。比如,社会应当给医生提供一份体面的收入,医生也要拒绝一切不合法、不合理的灰色收入。行业形象能不能得到恰当的维护,不仅在于社会的善意和敬意,更在于行业风气本身是否端正。医师节理应是全体医疗工作者开展自我反省、荡涤歪风邪气的节点。
在传统的社会认知中,医生无疑是一份体面的职业,然而,这份“体面”是否名副其实,在当下面临着诸多考验。设立医师节,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让医生更体面、更有尊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