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的闺蜜是局长千金”,绿油油的草坪上,两位着白衣的小姑娘笑脸盈盈——近日一则房地产广告文案甫一曝光,便引起舆论强烈不适,招致铺天盖地的挞伐。短短两天,该广告被迅速撤下。
简简单单的十个字,为何激起如此大的愤慨?因为该广告传递着一种庸俗不堪的“人际关系学”,媚俗媚权倾向太赤裸裸。其言下之意是,买了这儿的房子,你可以和局长做邻居、与权势攀关系,再不济,也可以标榜自己和局长在同一个圈子。
这些年,类似的“交往哲学”“圈子文化”愈演愈烈。不少人津津乐道自己融入了某圈子,热衷于晒所谓的权势“好朋友”。小到为孩子挑选幼儿园,大到在职报名EMBA,一些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跨进这个门槛,我周围是谁,能获得什么样的资源。更有人信奉“朋友多了好办事”,认为“公章不如私章”“原则不如老乡”,热衷搞“同学会”“乡友帮”。从这个意义上说,“女儿的闺蜜是局长千金”固然令人恶心,但恰恰是一种社会歪风的缩影。
不过,这则本欲迎合某种庸俗心理的投机广告被舆论打脸,又像一种黑色幽默。它以反讽的方式提醒我们,“圈子文化”有一定的现实土壤,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还是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在我们的情感序列中,那些最被珍视的感情,往往相对纯粹,一些本应简单的交往掺杂了太多功利因素会招人反感,无所不用其极勾兑资源和巴结攀附更令人不齿。内心深处,谁都不希望自己被庸俗的人际关系裹挟。因为明眼人都知道,那些攀附我们的或者我们攀附的,与其说是人情往来,不如说是利益交换。而这种人际联接是最脆弱的,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关系便会迅速坍塌。
指望通过进圈子、拉关系为人生加持,充其量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正所谓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想要走捷径实现人生逆袭,最后恐怕没进“圈子”,入了“套子”。
来源: 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