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5月7日报道,马来西亚人广泛支持中国的贷款和资金,因为它们留下受欢迎的基础设施项目,但没有债务威胁,也没有中国工人竞争当地的就业岗位。
美媒称,马来西亚的实例说明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广泛关注和期待,受援国可借此获得经济繁荣。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5月3日称,中国的“一带一路”线路途经世界上最偏远的港口霍尔果斯口岸。足足200名工人及其家人已在此落户并运行着中欧之间铁路线上这个重要的集装箱中转站。中国不仅是哈萨克斯坦的最大投资国,也是其最大贸易伙伴和援助者。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近日报道,中国和阿联酋朝建立“一带一路”交易所迈进了一步,以满足庞大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
法国《世界报》近日刊文称,“一带一路”与完全建立在金融统治基础上的华尔街模式不同,它寻求多种形式的互相依存:政治合作,互联互通,相互贸易,长期投资。
“一带一路”作为源自中国的倡议,带有鲜明的“和谐”发展标识与中国特色。5年来经历了两个“转化”: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行动”和“现实”是两个重要关键词,是构成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果的主要特征。除基础设施、产业合作、经贸发展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项目的实施,共同创新、联合研发也被纳入“一带一路”合作的范围,为其可持续性增添了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双边、地区和全球的共识。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中国在开展对外经贸过程中,始终秉承“自由、开放、合作”的全球化核心价值理念,“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对“新时代”经贸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一方面,只有开放才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才能使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向外输出“过剩产能”和“资本”。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各异,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很强。
中国与沿线国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也保持着良好的形象。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中国在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本土化、透明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这使中国与当地民心更通。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目前已在沿线国家建设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从2013年至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值达到了33.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中国外贸的年均增速。今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2.9%,其中出口增长10.8%,进口增长15.7%。
如今,“五通”建设的成功经验就是与当地发展倡议、计划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印尼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欧盟欧洲投资计划、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等实现了对接与合作,并形成了一批标志性项目。
目前,“一带一路”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巩固成果,加大共识,构建多形式、多渠道和多国参与的合作平台,给参与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合作红利。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可创新合作方式,在可持续性的动力上下功夫。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