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华龙一号”核电项目一机组穹顶吊装。这成为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有人直呼“太神奇了”。
参观国产大飞机C919整装车间时,俄罗斯记者说的最多的两句话是:“我的天啊”;“快看这儿”。
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成果让世界赞叹。
两年前的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综合判断,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
两年后的2018年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两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同时也加速影响世界、惠及世界。
频获赞叹
这几天,一则来自中国的消息,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转发和评论。
5月23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进行了穹顶吊装。更重要的是,防城港“华龙一号”核电项目是未来将在英国建设的“华龙一号”项目的参考电站。
中国核电技术出口英国,这是不少外国人没有想到的。布莱恩·尼古拉斯是美国核工业部门的高级操作员,他在推特上评论说:“中国能走到这一步,真的很神奇。”
事实上,中国的核电技术不仅将走进英国。据统计,中国已与阿根廷、肯尼亚、巴西等近20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中国科技进步的速度,让很多外国人大吃一惊。
从2017年5月首飞,到如今在海内外获得超过800架的订单数,国产大飞机C919的这一年让世界惊叹。
在位于上海的C919生产基地,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艾米丽·萧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我的天啊”;“快看这儿”。
C919不仅有38.9米的机身长度和35.8米的翼展,更有反推装置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102项关键技术突破。
在量子通信方面,中国已经领跑世界。2017年6月,中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
对于这一消息,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物理学家沃夫冈·迪塔尔表示,“我被中国团队的结果震惊了,我个人之前看到量子卫星发射后,并不确定能获得什么结果,也不确定他们是否能用它实现技术突破。”
5月26日,中国量子通信传来最新消息。在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表示,目前已实现北京和奥地利维也纳之间的洲际量子通信实验。
近年来,C919创造新的“中国高度”;“复兴号”疾驰出“中国速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展示“中国精度”;“海燕”、“潜龙”、“深海勇士”成就“中国深度”……中国一系列创新成果让世界震撼。
德国经济新闻网刊文称,“中国政府正在大力鼓励创新,数字产业的下一个世界领导者将来自中国。”
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肯尼亚学者姆旺吉·瓦吉拉表示,“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取得令世人震惊的成就,正在成为掌握诸多前沿科技的全球引领者。”
造福海外
“泰国总下雨,能不能搞一个下雨天也能拍照的卫星?”2005年,泰国公主诗琳通的这一问,让她与中科院院士李德仁成了朋友。
当时,李德仁肯定地说:“可以呀,搞个雷达卫星就能穿透云层了。”
诗琳通喜出望外,旋即安排泰国科技部部长访华,主抓中泰北斗合作。
如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进入泰国,在泰国的智慧交通、海洋渔业等领域发挥作用。
按照北斗导航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北斗全球系统,为全球提供服务。
李德仁向本报表示,“中国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创新、追赶、超越,争取将更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科技重器,正凭借着核心技术加速“出海”。
现在,乘坐蒙内铁路(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下午2∶30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出发,晚上7∶20就能到480公里之外的蒙巴萨。
当地很多人清晰地记得一年前的5月31日。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着一身红衣,置身于蒙巴萨站台沸腾的人群中,亲自挥舞起巨大的国旗,送走了在蒙内铁路上奔驰的第一列货运列车。当天,肯雅塔总统激动得在推特上连发了十一条消息,以记录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中国团队用两年半的时间,圆了肯尼亚人民一个世纪以来的铁路梦。
蒙内铁路是中国首次将国内的全套铁路标准出口到海外。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凭借这些技术,中国高铁已经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在加快升级,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纽带。
在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的国际超级物流枢纽eHub内,搬运机器人在智能算法的指引下精准地运送货架。虽然通行空间狭窄,但它们照样快速移动,不会相撞。这批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比人工效率提高了3倍。
马来西亚超级物流枢纽是中国在境外打造的首个超级物流枢纽。在这里,菜鸟物流建立起东南亚首个智能仓库,开启了科技驱动的新物流时代。
中国云计算技术也加速走出国门。4月23日,腾讯云泰国数据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服务,面向泰国本地及周边区域就近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同月,阿里云进入土耳其市场,为当地提供弹性计算、数据库服务以及大数据等一系列产品。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中国业务总监贾韦德·阿赫塔尔表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科技创新也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科技进步,造福各国人民。
《华尔街日报》刊文称,中国正努力重现历史辉煌,在科技创新上“重回世界之巅”。
汇聚人才
在清华园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试管、玻璃杯、显微镜等仪器设备有序地排列在试验架上。查克戴上蓝手套和口罩,从药品阴凉柜里拿出材料,开始一天的研究。
查克是一名美国生物学博士,现在在清华大学医学院当助理教授。他是被中国创新的“沃土”吸引过来的。
“清华大学拥有的冷冻电镜和显微镜的数量是世界其他机构不能比的。”查克说,中国科技水平世界认可度越来越高。
查克不是个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分析说,中国现在参与“全球人才环流”,外国人到中国发展,这在未来10年、20年会成为一个新趋势。
全国各地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以四川成都为例。成都高新区于去年7月出台人才新政,截至目前,已柔性吸引邵斯达克、夏普莱斯、约翰·戈登、毕晓普、罗伯特·胡贝尔、罗杰·科恩伯格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开展前沿技术交流及科技项目合作。
对于海外人才来华,中国官方态度很积极。2017年底出台的《科技部关于推进外籍科学家深入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外籍科学家领衔和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研究。除涉及国家安全等特殊情况外,鼓励外籍科学家依托在我国大陆境内注册的内、外资独立法人机构,领衔和参与申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公平竞争承担研发任务。
在海外人才来华的同时,中国留学生也更多地选择回国。据美国媒体报道,在硅谷的中国技术人员群体正悄然掀起了一场回国潮。越来越多的中国留美人才放弃外企工作和美国绿卡,选择回国工作、创业。
对于这一现象,美国作家约翰·奈斯比特和多萝西·奈斯比特在新书《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写道,中国政府正在“构筑森林,让树木(人民)成长”,因为中国政府创造了一个“让人们开创事业、实现个人梦想的环境”。他们表示:“我们见证了中国政府关于高科技园区和创新集群的战略规划的实施。”
“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了回国,原因是中国已真正获得了创新时代的动能。”供职于美国知名猎头公司史宾沙的肯齐表示,“目前仅仅只是开始。”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