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8|回复: 0

斯大林遮天蔽日下的苏联:早期革命领袖几乎全成了“叛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30 20: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1斯大林遮天蔽日下的苏联:早期革命领袖几乎全成了“叛徒”.png

  1934年12月,在莫斯科红场,斯大林(右)和伏罗希洛夫(左)抬着基洛夫的棺椁。

  “基洛夫之死”被认为是大清洗的导火索

  苏联的大清洗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一个国家的公民看到门外有汽车停下就怀疑自己将被逮捕。它是苏联历史上最恐怖、最黑暗的时期。

  苏联电影曾是世界电影艺术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的电影流派。苏联解体后,电影事业也遭受重大打击,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度跌入低谷。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随着国内秩序的逐渐好转,苏联的天然继承者俄罗斯电影也走上了振兴之路,1994年到1995年,《烈日灼人》在国际上连获大奖,吹响了俄罗斯电影复兴的号角。

  红军英雄遭遇被捕枪杀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936年夏天,人们正在享受着“斯大林号”热气球升空六周年纪念的假期,红军师长、战斗英雄科托夫和妻子玛露莎、小女儿娜迪雅来到乡间别墅度假。这座宽敞华贵的洋房是玛露莎父亲、沙俄时期着名音乐家波瑞斯留下的遗产。在午饭之前,一个长发长须、戴着墨镜的人走进别墅。当此人一一摘掉脸上的化装后,人们兴奋地认出他就是波瑞斯昔日的得意门生米迪亚,他离开这个家已经整整十年,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米迪亚借给小姑娘娜迪雅讲故事为由道出了十年来的经历:当年他本打算与心爱的玛露莎结婚,过一种平静的田园生活。可红军的一道指令让他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要么前往巴黎为苏联进行间谍活动,要么留在国内开始无尽的铁窗生涯。米迪亚为了能够早日回到玛露莎身边而选择了前者,没想到一走就是十年。当他现在来到这本应属于自己的房子时,却发现一切都早已物是人非。米迪亚还揭开了一个更大的秘密:当年下命令让他离开祖国的人正是现在别墅主人、玛露莎的丈夫科托夫!

  讲完一切后,米迪亚私下向科托夫透露了此行的真实目的:两个小时后他和其他几个秘密警察将以叛国罪名逮捕科托夫。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对科托夫强征他入伍、抢走玛露莎的报复。科托夫确信米迪亚逮捕他只不过是个人仇杀,靠他的声望和他与斯大林的密切关系,秘密警察将永远不敢碰他。

  科托夫镇定地处理着剩下的时间,按原先的安排与朋友踢球、接受少先队员的敬礼。两小时后,装满内务人民委员会特工的黑色汽车来了,临走前,科托夫气定神闲地与娜迪雅捉迷藏。在汽车上,科托夫的自信依然不可动摇,他告诉特工们,当晚他就可以给斯大林打电话,特工们敢逮捕他就是在摧毁自己的未来。

  然而,当他试图离开黑色汽车,特工们对科托夫饱以老拳,科托夫这才明白了真正要逮捕他的人是谁。汽车前方斯大林的巨幅肖像被气球吊着冉冉升起,遮天蔽日的领袖肖像随风卷曲、变形,看上去狰狞、恐怖。在车上,被打得鲜血淋淋的科托夫留下了眼泪。

  回到莫斯科的寓所,米迪亚在浴缸里用剃刀割腕自杀。同时,字幕也透露了科托夫一家的下落:科托夫被捕后不久即遭枪毙;玛露莎被判处十年监禁,死于集中营中;随母亲入狱的娜迪雅现住在黑山共和国,从事音乐教育工作;1956年赫鲁晓夫为科托夫叛国事件平反。

  编、导、演:俄罗斯的斯皮尔伯格

  《烈日灼人》(另译《毒太阳》)是俄罗斯电影的旗帜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94年的作品,他不但撰写剧本,指导影片,还在片中出演上校科托夫一角,而出演科托夫女儿娜迪雅的则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二女儿娜佳。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45年10月21日出生于一个声名显赫的文学艺术世家,他的父亲——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是着名儿童文学作家,苏联、俄罗斯国歌的词作者,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米哈尔科夫的外曾祖父和外祖父都是着名画家。米哈尔科夫的母亲——娜塔丽亚·冈察洛夫斯卡娅也是作家、诗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米哈尔科夫从小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和艺术氛围的影响,对文学和艺术有着特殊的偏好。

  1976年,米哈尔科夫的第二部故事片《爱情的奴隶》扬名国际。他借此片获得了德黑兰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好莱坞大明星杰克·尼克尔森在看完影片后,将自己的一张照片赠给米哈尔科夫,赠言是“送给影片《爱情的奴隶》的导演,我已成为该片的奴隶。”

  1991年,米哈尔科夫在中国内蒙古草原拍摄了《套马杆》,考察记录了边缘地区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影片获得当年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米哈尔科夫到达颁奖典礼现场,遗憾的是败在《印度支那》手下,未能获奖。

  1994年,《烈日灼人》给他带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该片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角逐中惜败于《低俗小说》,和张艺谋的《活着》一起拿到评审团大奖。1995年,《烈日灼人》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在颁奖晚会上,米哈尔科夫带着女儿娜佳一起领奖,他激动地把娜佳举过头顶,成为那届奥斯卡颁奖晚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米哈尔科夫坦言,对他来说,拿到奥斯卡才算成功。而《烈日灼人》顶着奥斯卡的光环,顺利地与索尼签下发行合同,并在北美拿到了2亿美元的票房。这部电影的出色在于它并没有简单以正反两面讲述政治斗争的恐怖,也没有树立一个完美的高大人物来对抗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而是通过人物无法摆脱的命运突出了那个时代的残酷。片中气势恢宏的俄罗斯夏日风光的展示以及对“太阳”的象征性运用,也让它在视觉上傲视群雄。

  从此,米哈尔科夫成为了俄罗斯电影的领军人物,人们称他为“俄国的斯皮尔伯格”。1998年,他的作品《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成为史上唯一一部在克里姆林宫召开首映式的电影。2005年他60大寿,总统普京又发贺电又亲自上门祝寿。这几年,随着身上的头衔和勋章越来越多,米哈尔科夫的创作却略有下滑,目前为止,最能代表他艺术水准的,依旧是这部反思苏联大清洗的《烈日灼人》。前苏联时代大清洗是不能触碰的禁区,苏联解体后反思斯大林时代的电影不少,但以大清洗为背景的,也只有这一部《烈日灼人》。

  120万人被逮捕 列宁创建的党被斯大林消灭

  苏联的大清洗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一个国家的公民看到门外有汽车停下就怀疑自己将被逮捕——它是苏联历史上最恐怖、最黑暗的时期。

  大清洗的直接导火索是苏共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遇刺。基洛夫在党内资格不老,却拥有极高声望。

  1934年12月1日夜,一个名叫尼古拉耶夫的青年工人在斯莫尔尼宫内近距离枪杀了基洛夫。尼古拉耶夫被捕后供称,刺杀动机是基洛夫介入了他的感情纠葛。

  基洛夫之死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斯大林直接指使的,因为他迅速上升的声望威胁到了斯大林。其实,基洛夫是斯大林一手提拔的亲密政治盟友,也是斯大林在1926年战胜党内对手季诺维也夫后,在对手势力范围内掺沙子的安排。

  斯大林亲自为办案的内务部负责人雅戈达指示方向:政治谋杀。雅戈达在极短时间内,将数千人流放、判处徒刑,枪决了一些人。斯大林的敌人,已经倒台的前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也成为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但这不是斯大林想要的结果。于是,全新的人马重审基洛夫案。一年后,基洛夫案终于有了令斯大林满意的结果,1936年8月19 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中心案”在莫斯科开庭。

  审判公开进行,全苏的宣传机器都被动员起来。人民群众经教育后得知,那些失势的前反对派们是如此险恶,他们谋杀了基洛夫,他们还想谋杀斯大林,甚至全体政治局委员。

  对普通人来说,更多时候,是一辆黑色轿车停在楼下,他们战战兢兢等待那个恐怖的敲门声,最后惊喜地发现,原来是邻居一家从此消失。“大清洗”就像电影中那个两次出现的超现实火球,秘密而又公开地闯入人们的家庭,点燃死亡与恐怖。

  1936至1938年大清洗的高潮是莫斯科大审判,三次大审判的被告人数分别为16、17、21。除第二、三次各有3人获有期徒刑外,其余的被告全部枪决。

  当年着名的列宁遗嘱中提到了6位苏共领导人,除斯大林外,另外5人中的4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科夫,全部在三次大审判中被处决,另一人托洛茨基因流放海外缺席审判,但后被刺杀。此外,领导十月革命的第6届中央委员会成员中有2/3被枪决;11大中央委员会的27人有20人被枪决;第1届苏维埃政府的15名成员中,5人已去世,除斯大林外的9人全部遭枪决。

  1936至1938年间,苏共一半的党员——约120万人被逮捕。有人总结,列宁创建的党被斯大林消灭了。大清洗完成了苏共的政治大换血。到了1939年,苏共党员干部中,80%是列宁死后才加入苏共的,他们是通过斯大林修改过的历史和各种宣传物品教育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他们的心目中,除了列宁和斯大林,早期革命领袖几乎全是叛徒。

  1937年,大清洗波及到军队,有太多的红军军官像电影中的科托夫一样以叛国的罪名被枪毙,科托夫上校史无其人,米哈尔科夫是撷取了众多红军高级军官的遭遇创作了这个故事。在被处决的高级将领中,最为着名的则是图哈切夫斯基元帅。

  “红色拿破仑”被贬

  1893年2月16日,图哈切夫斯基生于一个贵族之家,1914年军校毕业后进入俄军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图哈切夫斯基随部队开赴前线,因作战勇敢6次受到嘉奖。十月革命胜利后,图哈切夫斯基加入布尔什维克。在苏俄内战期间,他受列宁赏识,成为最能干的集团军司令之一。战后,图哈切夫斯基大力推行红军现代化建设,推崇大纵深战略。1935年,他成为苏联最早的五元帅之一,被誉为“红色拿破仑”。

  1937年“五一”那天,图哈切夫斯基还神采奕奕地站在莫斯科红场列宁墓上紧靠在斯大林旁边检阅游行队伍。5月11日,图哈切夫斯基按原定计划应去英国参加乔治六世加冕典礼,但在他本人事先不知道的情况下,苏联外交部突然宣布他“因病不能前往”。接着,报纸上宣布了一条出人意料的任免令:“免去图哈切夫斯基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职务。”图哈切夫斯基被贬为伏尔加沿岸军区司令员。

  这个任命使国防人民委员部和总参谋部乃至全军感到震惊。图哈切夫斯基把这个决定看作是对他的侮辱。因为受到如此打击,他心里感到憋气,经常不断地用手去扯自己的衣服。想不通的图哈切夫斯基给伏罗希洛夫元帅写信,给党中央委员会和斯大林写信,要求彻底退役,解甲归田。

  在军队总政治部主任加马尔尼克的劝慰下,图哈切夫斯基平静了一些,愿去伏尔加军区司令部赴任。在图哈切夫斯基赴任前,伏罗希洛夫专门来送行,图哈切夫斯基不在。伏氏告诉图哈切夫斯基的妻子,建议她把手枪和猎枪藏起来,以免图哈切夫斯基想不开而自杀。临行前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也表现出同样的“关切”,并把图哈切夫斯手枪里的子弹退了出来。

  大案宣判只用20分钟

  5月30日,图哈切夫斯基坐车去一处兵营视察,行至途中,军区特工处处长开车赶来,通知他,说国防人民委员部有令,急召元帅去莫斯科,并建议元帅改坐特工处的车。和电影中的科托夫上校一样,在特工处车上,肃反人员把图哈切夫斯基的那支退了子弹的手枪卸掉。就这样,图哈切夫斯基被捕。

  同一时间被逮捕的还有其他七位高级将领,此七人是被外界一致视为苏军精英的杰出战略家。

  6月10日,在苏联内务部阴森的地下室里,对图哈切夫斯基等8人的秘密审讯开始。审判长指控图哈切夫斯基向德国出卖军事情报,图哈切夫斯基对法庭进行了抨击,他说:“我不会去请求宽恕,因为这个法庭只能以三流侦探编造出来的假文件为凭据,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人都是不会尊重这种法庭的。我要你们转告斯大林,说人民的敌人、红军的敌人是他,而不是我,说他才是天底下至今还从未见过的大罪人。”

  最后审判长只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了宣判,这一大案遂告审判终结。4小时后,44岁的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在地下室被执行枪决。

  悲剧并没有到此结束。图哈切夫斯基的妻子和他的两个兄弟都被处死。他的三个姊妹被投入集中营。他尚未成年的女儿,在成年后也被捕入狱。元帅的母亲和姐姐在流放中死去。

  现代版“蒋干中计”

  图哈切夫斯基所指的“三流侦探编造出来的假文件”确实存在,而它的炮制者则是德国纳粹。还在占领奥地利和捷克之前,德国纳粹集团就对图哈切夫斯基作过专门研究。希特勒比谁都清楚, 在他准备拿掉苏联的过程中, 这位苏军总参谋长将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困难。于是,经过反复策划,现代版的“蒋干中计”在欧洲上演。

  全部活动在绝密状态下进行,纳粹首先要弄到图哈切夫斯基手书的样本。从1923年起, 苏联与德国有过军事合作,如相互训练军官,相互观摩军事演习,还相互交换过军事情报。并且图哈切夫斯基和不少苏军高级将领还在德国军事学院学习过。后来两国不少军官还有信件来往,这些信件一直存放在德国参谋总部军事谍报处的秘密档案库里。然而比较麻烦的是, 当时的德国将领还没有完全纳粹化,他们不完全听希特勒的。

  这难不倒纳粹,他们派出了盗窃专家潜入了参谋总部军事谍报处的秘密档案库。不到两个小时,盗窃专家便获取了有关图哈切夫斯基的全部信件资料。纳粹很快伪造出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及其同事写给德军高级将领的几封信件,内容是准备发动政变,刺杀斯大林,希望得到德国军方援手。除这些信件之外,他们还伪造了德国将军写给图哈切夫斯基的复信抄本和各种各样的佐证文件,甚至还有图哈切夫斯基亲笔签署的数额巨大的收款收据。在纳粹巧妙的运作之下,假文件从捷克的渠道流入苏联,上了斯大林的办公桌。

  没有一场战争能损失如此多的高级将领

  然而,受骗上当并不能成为斯大林冤杀图哈切夫斯基的理由,斯大林除掉图哈切夫斯基,最重要的原因是:三十年代斯大林个人独裁接近登峰造极地步,尤其是在伏龙芝等军队将领去世之后,图哈切夫斯基这样的功臣无疑成为妨碍斯大林个人专政的最大绊脚石。

  继图哈切夫斯基之后,斯大林对军队进行了大清洗,在两年的时间里,被杀的苏联红军高级将领有:5个元帅中的3个,5个一级集团军长中的3个,10个二级集团军长的全部,57个军长中的50个,186个师长中的154个,16个一级和二级集团军政委的全部,28个军政委中的25个,64个师政委中的58个,456个团长中的401个。没有一场战争可以让一支军队损失如此之多的高级将领,而斯大林在和平年代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1941年苏军在德军攻势下几乎不堪一击的重要原因。

  电影的最后,身为内务部秘密警察的米迪亚在莫斯科的寓所里自杀,这也暗示了大清洗执行者的命运。内务部的两任领导者雅戈达和叶若夫在清洗了成千上万的人之后,自己也被后任清洗。

  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揭露大清洗的真相。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做了一个秘密报告,称斯大林“滥用权力”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在同一报告中赫鲁晓夫承认许多大清洗受害者是无辜的,他们受拷打后只能“认罪”。1957年1月,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撤销对图哈切夫斯基案件的原判,为其平反昭雪。但是,在莫斯科公审中被判的布哈林等人直到1988年才被平反。

  2007年10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悼念死于大清洗的遇难者,并成为第一位就大清洗表态的相关国家元首。普京说:“这样的悲剧在人类历史上曾反复上演,其原因是那些看似吸引人的空洞理想被置于人类的基本价值观——珍视生命、人权和自由之上。”

  电影与历史

  1.《烈日灼人》一开始用仆人菲利普读报纸交代出影片故事发生的日期,那就是1936年8月19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开始公开审讯开庭的日子。在真实历史中,这是大清洗高潮开始的时间标志。

  2.科托夫宣称要给斯大林打私人电话,真实的历史上,确实有人这么做了。布罗伊多曾在民族事务人民委员会任斯大林副手,当内务部特工在半夜里去逮捕他时,他急忙打电话给斯大林:“柯巴(斯大林过去用过的化名,昵称),有人来抓我。”斯大林说:“胡闹!谁敢说你有什么罪过!你放心跟他们去,帮他们把情况搞清楚。”然而,布罗伊多再没有回来。

  【来源: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15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15 0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