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近日,广东首次提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概念,探索粤港澳科研合作新模式。图为深圳河套区
科技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香港各界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广东省科技厅联合香港、澳门组织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下称《科创行动计划》)有望近期发布并实施。广东提出与香港联同打造「一廊四城多核心」的创新格局,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带,并将探索粤港澳科研合作新模式,并推动人员、资金等科创要素流动便利化。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的组合,这是广东官方首次提及的概念。
实际上,珠三角城市近期均加快了引进香港、澳门科研资源的步伐,「港澳研发+珠三角转化」、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成为发展趋势。如,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签署《粤港澳中医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已启动首期6个项目的合作;继香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与中山市共建的「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创新平台」於7月初启动後,中山市又与香港大学达成意向,设立虚拟现实内容研发中心。
将发布经费跨境使用办法
同时,广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正推进联合制定并发布广东省级财政科研经费跨境港澳使用的相关管理办法,实现粤港澳资金跨境流动。
不仅仅是创新格局的「扩容」,在粤港澳科技合作很多细节安排上,也陆续有了新消息。今年初,蔡冠深等7位委员在《关於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科技产业发展及促进便民措施的提案》中,建议将毗邻「落马洲河套区创新及科技园」、深圳河南北两岸的几个片区,一并打造为「深圳河两岸创新走廊」。记者从广东覆函中发现,深圳市现正编制完善《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2018-2035年)》,其中合作区空间布局分为核心区和未来可拓展区,涵盖提案中涉及的相关区域。
设四专组推合作区规划
围绕合作区建设,深圳已经开始进行系列配套建设,如以福田保税区为平台,已梳理出逾3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与香港及海外科研团队开展深度合作。同时,深圳已成立建设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王伟中任组长,市长陈如桂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政策规划和对港协调、空间规划、创新科技以及交通口岸四个专责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合作区深圳区域开发建设工作,研究解决合作区深圳区域规划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下一步,广东将探索粤港澳科研合作新模式,重点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实验室,推动粤港澳三地创新要素的流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