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南海一号」沉船遗珍——南宋金项链
在中环海滨长廊八号码头的香港海事博物馆内,一条古代金项链展示人前,那是公元一一二七年至公元一二七九年南宋时期「南海一号」沉船出水遗珍,於二十多米海底,沉睡了八百多年的这条项链,真金制造,如今仍然熠熠生辉,没有生锈。二○一四年「南海一号」沉船出水,考古专家发现,船上瓷器甚多,首饰也不少,上述项链是其中一件。展览会名为「东西汇流:十三至十八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该首饰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借出,乃原件真品展览,并非复制品,展期至十一月十一日止。
沉船於一九八七年八月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经过考古专家二十年的研究和筹备,於二○○七年进行持续九个多月、在水深二十二至二十四米的海底下作整体打捞。事实证明,中国就沉船的考古工作,成果丰硕,水平非凡,为全球瞩目。这条古代金项链,设计独特,做工精细,品相精美,它可能是海贸商品,也可能是船员的私人物品,或许是船主的随身物,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其构造精妙之处在於,金链之外,还有两个对称的累丝镂空三角形牌饰(可作小香囊),并吊有三条流苏,挂有类似璎珞的坠饰。用金拉成细金丝,再编成辫股或网状组织,最後焊接於首饰之上,叫作累丝,又叫累金、花作、花纹。累丝是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累丝,加上雕刻技术的镂空,已经是上乘的工艺品了,还加上流苏,挂有璎珞,就更显珍贵了。璎珞源自古代印度佛像颈项间的一种装饰,後来随佛教一同传入中国。唐代,被当时的时髦妇女模仿并加以改进,璎珞不仅变成了项饰,也是项饰中最华贵的。「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金器,一个特点是粗大,像这条金项链,估计佩戴的人身材也粗壮。
「南海一号」是一艘满载各类货品的南宋沉船,内有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等,文物数量逾二万件套,其中瓷器占多数,接近二万件套、金器百多近二百件套,其他还有大批银铤、铁器、铜器、铅锡器、竹器、木器、漆器、石器、铜钱及其他不明物品等。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及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古遗址古墓葬保护、古建筑勘察设计等工作做得甚好。「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的工作获得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一等奖、中国航海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文化部科技创新二等奖。而「南海一号」试掘工作则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
南宋时期,中国和阿拉伯、东亚、东南亚及欧洲商人的商旅活动频繁,在广东阳江沉没的「南海一号」,是真实历史的揭示。今天,中国与西方多国和地区打造与海上丝路同一思路的「一带一路」,正在缔造伟大的历史。国际间贸易往来频繁,多一个国家或地区加入「一带一路」,对自身的经济和文化既得益,世界也多一些和谐气氛。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