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中国电力人才发展论坛”近日在山东济南举行,500余名电力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国际化电力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探讨,助力电力人才“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在发表主旨演讲时介绍说,近年来,中国电力企业以EPC为重点,建立了能源投资、工程承包、技术装备、管理标准等全方位“走出去”的国际产能合作模式。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清洁能源发电加速发展,特高压电网建设投资不断增长,电力行业迎来新机遇,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全球能源互联是发展趋势,电力处于核心地位。”王志轩认为,中国电力企业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发挥电力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建立国际化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规范国际化人才培训、评价标准,探索开展国际化人才认证工作;发挥高校师资、培训设施、科技智库优势,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英国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已获得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据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国际工程师资质认证经理李珍珍介绍,英国企业在领导力和高效管理、现代学徒制、质量控制与提升、衔接路径和资格体系等方面具有优势,英中两国在学徒制与学位学徒制、认可与认证等方面具有广阔合作前景。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副主任杨光指出,电力及其他行业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还要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留学生规模、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孙锐建议,培育国际化人才,应构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高校、企业“四位一体”国际化人才发展格局,培养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同时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跨文化沟通、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的多元化人才。
当前,新能源产业正引领全球能源变革新浪潮,电力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全球能源行业的重要转型趋势。百川归海,大势所趋,随着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以便利性、清洁化为主要特征的电力时代将加速到来。
26日,由上海电力学院发起倡议的全球首个“一带一路能源电力高校联盟”以及“一带一路能源电力产学研联盟”在沪成立。联盟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高校、企业、研究机构等“产学研”三颗珍珠串联成一条耀眼的纽带,携手为“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光明使者”,汇聚电力能量为“一带一路”增光添彩。
作为全球能源投资的最大行业,电力已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把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电力合作实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明星领域。数据显示,5年来,中国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中签订电力工程合同494个,总金额高达912亿美元,给诸多电力短缺的国家和地区送去光明、点亮世界。“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欢迎。
上海电力学院党委书记李明福介绍到,为了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学校于2013年发起成立了国际电力高校联盟(ADEPT),以其打造国际间电力高校的通力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升联盟在全球及各国能源领域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当年便得到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越南电力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莫斯科国立研究大学(原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布兰登堡科技大学的积极响应参加。今年,联盟进一步扩容,又有蒙古科技大学、韩国中央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以及澳大利亚联邦大学申请加入联盟,并成立了联盟理事会,选举上海电力学院为理事长单位。
在成立仪式上,上海电力学院校长、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理事会理事长李和兴谈到,“一带一路能源电力高校联盟”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产学研联盟”也宣布成立,是国际电力高校联盟的延伸与扩充。联盟遵循开放、共融、共享和共赢的原则,以“高校+企业+国际机构与国际组织”的形式,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需求及发展。来自越南、斯里兰卡、泰国、巴西、印度尼西亚、蒙古、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塞尔维亚、荷兰等18所高校、企业,以及塞尔维亚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荷兰尼古拉特斯拉研究院等著名国际机构和国际合作组织都已加入联盟。
2015年以来,上海电力学院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为20个国家能源电力企业培养300多名各类人才。本次联盟的成立将致力于促进国际能源电力高校间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正如泰国那空帕农大学校长菲特山那冯·万昌特胡威克所说:“每一个新建和运行的电力项目都急需大量优秀的电力国际化人才、当地电力运维和管理人才。我们要学习和共享优质的电力教学和科研资源,与上海电力学院、与其他各国电力高校的国际合作及时、重要!”
据悉,这两个联盟的成立将着力搭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创立能源电力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能源电力国际合作中心、设立能源电力创业事务中心,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相关企业,推动能源行业创新发展。未来不久,上海电力学院将与英国斯特莱斯格拉德大学共同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组建中澳能源工程学院,与泰国苏兰拉里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等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中国电建集团、振发新能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海外实习基地,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电力学院选派首批师生将在11月赴上海电建菲律宾海外基地实习。
中国能源转型的经验,在电力系统的转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李俊峰告诉记者,中国对智能电网和特高压技术的应用,完全可以被更多发展中国家借鉴。他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和泰国、缅甸、老挝合作建设电网,通过中国的智慧电网技术,背靠中国庞大的电力系统,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力供应。
在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看来,“一带一路”在电力合作上前景十分广阔。他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面临着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对电力需求是十分旺盛,许多地区用电量水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国际上还有近10亿人口没有用上电,这为电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电力系统需要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电源建设,也要考虑电网建设和市场消纳,要更多考虑波动性、随机性所造成的调度问题、消纳问题。而对于可再生能源本身的发展,易跃春认为,发展清洁能源的共识基本上已经达成,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清洁能源除了清洁性之外,也需要是经济的、可接受的。他表示,行业是在国家高补贴下培养成长起来的,现在规模发展起来后,需要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把成本慢慢降下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于可再生能源领域普遍关注的平价上网话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指出,综合比较各种能源利用形式,我们会发现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赖以生存的、支撑人类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永续清洁能源,而如何降低发电成本尽快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 中国经济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