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4|回复: 0

良渚遗址见证中华五千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2 08: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良渚遺址見證中華五千年.jpg

  图:良渚古城遗址莫角山宫殿区

  大部分人对於中华文明史的了解开始於河南安阳殷墟、西安兵马俑等遗址,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中华文明的探寻首站将会落在杭州,因为经过八十多年来中国四代考古人的不断发掘证明,位於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起源。

  世界权威考古学家、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科林.伦福儒认为,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带有明显的象徵意义,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交流和联合,是具有共同观念的文化联合体形成的标志,很大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

  寻找消逝的文明

  良渚文化距今约四千三百至五千三百年,一九三六年,在西湖博物馆工作的施昕更在其家乡杭州北郊良渚镇发现了良渚遗址,经发掘,先後发现了反山遗址、瑶山遗址并出土大量玉器。二○○七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等专家在良渚、瓶窰一带发现了一个建於五千年前、占地达六千三百平方米的良渚古城,这是目前发现中国同时代最大的城址,被考古学家张忠培誉为「中华第一城」。二○一五年,起止长度二十多公里、受益范围一百多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也被发现,比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早二千多年。

  十二月三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八届联席会议上指出:「八十多年的良渚考古经历了『遗址点』─『遗址群』─『寻找消逝的文明』三个认识阶段,大量的考古学物证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早在距今四千三百至五千三百年期间,中国南方的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曾经存在过一个辉煌的良渚文明,它是迄今发现的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国家,也是东亚地区最早的文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弗农.斯卡伯勒认为,良渚的考古研究工作不仅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在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考古现场,黄色土堆里夹杂着黑色丝条状物体,据考古人员介绍,良渚先民筑造水坝时用到了草裹泥技术,即用芦荻、茅草把泥土裹成长圆形,码成坝体,相当於现代人抗洪用的麻袋,这些黑色物体就是遗存。

  结合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手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与水利专家确认了良渚古城外围存在一个由十一条坝体构成的庞大的水利系统,控制范围达一百平方公里,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国内外知名水利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也是世界最早的拦洪大坝系统。

  穿丝麻喝酒吃肉

  王宁远指出,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确认,进一步证实了良渚古城有完整的都城结构,包括占地达一百多平方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六千三百平方米的古城。与古埃及同时期建成的良渚古城,无论规模和内涵,在世界同类遗址中都极为罕见。

  居住在如此规模古城里的良渚先民的生活状态如何?他们的吃穿住行与我们现在又有何异同?

  从良渚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丝麻布片等判断,良渚先民已用类似丝麻的织物裁制服装,但因为至今未出土一件成衣,所以当时的衣服款式无从考证。同时,反山、瑶山遗址出土的玉坊轮、开口刀等,则证明当时可能已有原始织机。

  民以食为天,考古人员根据遗留在土中的炭化稻米及三十多种动物骨头判断,稻米已成为当时的主食,副食则包括猪、鸡、鸭、鱼、河蚌以及各类蔬果等。最为有趣的是,出土的盛水器种类多样、造型独特,但是否已经有了酿酒饮酒,目前尚未定论。

  良渚文化晚期出现了高床类住居,其建筑特点是整座房屋以木桩为基础,在桩上铺横木板形成居住面,然後再在横木板上立柱盖顶,颇似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吊脚楼」。它的好处在於一方面可以防止蛇虫猛兽的攻击,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潮、防水患。

  二○一○年十二月,在杭州市余杭区临平茅山遗址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独木舟,这是国内考古发掘出土最长、最完整的史前独木舟。舟楫与渔业的发展相随相伴,因此推测良渚文化时期渔业捕捞兴盛,有频繁出土的渔猎用具以及成堆的螺丝壳、河蚌壳为证。

  良渚文化守望者

  陈寿田说:「良渚遗址是史前考古的富矿,良渚的考古工作虽然已经进行了八十多年,但从目前已发掘面积和考古情况来看,可能还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真正解密良渚之谜。」现在良渚考古人已是第四代,他们大多是八○後、九○後,除了田野考古,还更多地采用了「科技考古」的方式,去复活那些被历史掩埋的文明。

  宋姝和姬翔同为九○後,二○一六年先後来工作站报到,因为相同的志趣,因为良渚考古而成为了恋人。宋姝主要负责动物类考古,为更好地研究和鉴定出土青鱼骨骼遗存,她曾去菜场买过一条一米多长的青鱼,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动手剔肉、脱脂、去油、防腐,制作骨骼标本。她说:「考古工作挺有意思的,发掘一直在继续,明天会出土什麽东西、这些东西会有什麽价值,都是未知数。而考古最大的目的,就在於用现代科技手段去获得古代人类社会的遗存,将分析出来的信息碎片拼入古代的巨大拼图中,从而最大程度地恢复古代人类社会的面貌。」

  从事岩矿考古的姬翔主要研究城墙垫石,听起来挺枯燥的工作,但他却说这是他的兴趣所在:「良渚遗址虽出土了大量玉器,但对成玉的发源地始终没有定论。我希望可以通过努力,找到良渚玉料的具体产地,因为这对定义良渚古人的生活范围有很大意义。」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5-1-21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