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人行「三定」方案明确人行八大主要职责,相较之前的职能设定和部门安排,此次变化最大的在於加强人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 /资料图片
中国人行「三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方案昨日出炉。方案明确人行八大主要职责,并决定新设「金融委办公室秘书局」和「宏观审慎管理局」。分析称,针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市场新情况、新形势,人行对原有金融监管及职责进行补充,藉此更好地进行覆盖式监管,预计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的框架已经确立,後期监管方向也将逐渐侧重功能和行为监管。
根据「三定」方案,人行相较此前的职能设定和部门安排,变化最大的在於加强人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为此还专门设立宏观审慎管理局;以及加强人行对金融行业风险监测与预警、监管协调的牵头和统筹的作用,为此细化设在人行的金融委办公室的职责,新设金融委办公室秘书局,并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局、金融市场司、金融稳定局等核心部门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的职能。
承担金融委办公室职责
苏宁金研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指,人行的职责会根据国际国内金融形势、金融监管要求的新变化而发生变化。此番职责调整後,人行在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国际使用方面的职责变得更加明确。他续称,人行统筹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是依据新形势变化而形成的新职责。
交银金研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分析,从「三定方案」内容看,人行未来重点工作和职责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其中有颇多亮点,包括对互联网金融、衍生品市场等的监管更为清晰,其目的是更好落实「宏观审慎监管」总基调,藉此促进中国金融系统的行稳致远。
黄志龙认为,「金融委办公室秘书局」与「宏观审慎管理局」均是综合考虑了「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和「机构改革」之後所设立的新机构,前者的工作重点是服务於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而後者则会主要贯彻落实人行在金融稳定、逆周期调节等方面的职能,藉此更好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
刘学智坦言,设立「宏观审慎管理局」有助於人行对金融领域审慎监管、金融领域改革、汇率市场改革等职能、定位的进一步扩大与明确。该新设机构未来将承担稳定国内金融系统正常有效运转的职能,同时要协调推进金融领域相关改革,特别是「资本项目可兑换度的提升」等对外改革,「未来金融领域改革将在宏观审慎,及风险可控前提下有序推进」。
随着宏观审慎管理局成立,也面临新的分工。内媒昨日援引人行人士表示,根据现有的三定方案,未来条法司和宏观审慎管理局配合会比较多。不过,此前条法司制定规则并不多,诸如理财、系统重要性规则都是稳定局来弄,日後需要进一步磨合。
填补新金融业「监管真空」
黄志龙相信,未来中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将从此前的「机构监管为主」,逐渐转向「功能监管」、「行为监管」;从金融监管和改革的方向看,料从此前的「重事前审批」,逐渐转向「事後的日常监管、现场监管」等方向。
「此前市场对中国金融监管框架有不少讨论,涉及分业监管、混业监管等诸多方面。」刘学智补充说,从「三定方案」内容看,未来监管的协同性趋势会更明确,人行等监管部门,也将依据经济运行和金融领域的新变化,逐渐填补新金融业态的「监管真空」,未来国内金融领域监管的水平和有效性都将获得提升。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