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央视“3·15”晚会曝光“电子烟也会释放有害物质”的内容后,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当晚纷纷下架了电子烟产品。但在3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登录京东、淘宝等,输入“电子烟”仍可搜索到大量相关产品。
下架一天又上架,是不是商家在与公众“捉迷藏”、与监管机构进行利益博弈呢。显然,电子烟被3.15晚会曝光而下架,与其他被曝光的商品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众所周知,电子烟是伴随着禁烟力度的加大,而烟民又无法一下子“消失”的情况下而诞生的。虽然尚无法替代卷烟,无法让所有烟民都抽电子烟。但是,已经有一部分烟民改抽电子烟,也算是电子烟取得的初步成效。
而央视3.15晚会曝光的“电子烟也会释放有害物质”,是否意味着电子烟也不能推广,而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呢?显然是不合适的。就像新能源产品的推广使用一样,实际上,新能源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污染排放、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那么,是否也该停止推广。
我们说,对待新生事物,决不能吹毛求疵,过度挑毛病、找问题,而要与此前同类商品、服务等进行客观比较。如果优点明显、问题大幅减少,就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否则,就很难有新生事物诞生。再好的新生事物,也不可能完美无暇、十全十美。
对电子烟来说,确实在吸食过程中也会释放有害物质。不仅吸食环节,生产环节同样会产生污染。但是,与卷烟相比,电子烟的危害要小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电子烟就应当从生产标准、行业监管等方面去分析问题、寻找差距、提高标准、提升质量,而不是否定电子烟的作用。
实际上,电子烟的最大问题,首先是缺乏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生产电子烟的企业五花八门,鱼目混珠现象十分严重。如果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生产,甚至在起步阶段只能指定企业生产,电子烟的危害可能就会小得多。这也意味着,有关方面应当加快电子烟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给企业生产电子烟一个明确的规范,确保电子烟生产有标准、质量有保证、排放有要求。如“3·15”晚会曝光的电子烟是以烟油为主,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变成蒸汽,进而让用户吸食。果真如此,有关方面就必须对电子烟进行一次质量剖析、效果评价、功能考查,从而出台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工艺要求。不然,禁止生产。
同时,对电子烟消费市场,也要加强监管。尽管电子烟可以推广,但也决不是没有规矩,可以大肆销售。对电子烟的销售,也要像卷烟销售一样,实行专卖,防止不合格产品、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在此基础上,对电子烟的吸食,也应当有明确规定,有些公共场所,如高铁、地铁、飞机等,仍然不能吸食。一些重点公共场所,如医院、中小学、幼儿园等,也要禁止,确保电子烟的危害降至最小。
​从总体上讲,电子烟的问题不在其本身,而在标准制定、行业监管、市场规范等方面。即便曝光,也不是让电子烟退出市场,而是让电子烟能够扮演好替代卷烟角色的功能,能够把生产标准定得高一些、产品质量抓得狠一些、市场监管盯得严一些。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