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攀越冰峰》中,Sarah用桌子模拟攀墙,从而想像弟弟攀山
伦敦燃料剧团、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爱丁堡皇家兰心剧院与北安普敦皇家及德盖特剧院联合制作的剧目《攀越冰峰》,在今年香港艺术节上演。该剧源自导演Tom Morris看了电影版後找来David Greig改编Joe Simpson写的回忆录原着。《攀》剧剧首见Josh Williams饰演的Joe因攀山意外已死,但明明现实的原着作者Joe仍在世上,为何会这样呢?观众边疑惑边随着伤痛的Sarah(Joe的姊姊,Fiona Hampton饰)看下去,就会渐察觉到「Joe已死」只是Sarah的悲观想像,虚实交错正是编导设定的戏剧风格,目的是要观众深深代入Sarah的内心状态。
演出上半场见演员们利用直正的攀山装备攀墙和攀布景,当攀到大会堂剧院的顶端时教观众目瞪口呆。Joe与攀山拍档Simon(Edward Hayter饰)踏着的是一座吊起来的三角形冰峰布景,其中布满了大量由金属枝架构成的冰隙,观众目睹Joe与Simon的攀山过程时便感到危机四伏,产生一旦人掉进冰隙中可能即时丧命的想像,亦同时深刻体会到攀山运动确是挑战人类体能、意志的极限,两位演员於冰峰布景上边讲台词边爬来爬去那麽久已是非常困难的事,更何况是攀真正的冰峰。
命悬一线生死抉择
两名男演员演活攀山时各种面对危急关头的身心状态,而为了让从未攀过山的Sarah体验弟弟何以热衷攀山,导演用桌子协助Sarah成功攀墙(Sarah把墙想像成冰峰),除了攀墙外还有许多虚拟编排,让观众感受到Sarah不断思念Joe,如屡次於写实戏里插入演员形体、音效、灯光的突变,就像弟弟攀山/遇险时的情景忽然幻化成电影闪回镜头(flashback)冲击着Sarah的脑海,观众能根据突变的视听效果想像Sarah想着什麽情景。
演员们随着强劲的音乐节拍和炫目的灯光变化站在桌上并亢奋地呼喊着歌词,那份表露无遗的热血便好比Joe等攀山者对攀山有着一份忘我、炽热的爱,亢奋的Sarah就能从这份爱中理解到Joe何以拚命去攀山。Simon、Richard(Patrick McNamee饰,Joe的另一朋友,但剧中没与Joe一起攀山)除了运用热血音乐外,还用了若干贴切比喻令观众深刻体会到攀山者的心路历程,例如用像积木般微小的人形物体跟象徵山的大背囊、象徵险峰的木板作对比,易教人联想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麽渺小」。剧中用槌子令椅子烂掉的情景、声音,无疑将 Joe 断了脚又未能自救的痛(被Josh演得淋漓尽致)加倍放大,使观众看时痛到入心。
重点刻画内心世界
《攀》剧下半场偏没紧张刺激的攀山动作戏,重点刻画Joe与Sarah的内心世界,当Joe发生意外与Simon失去联络後,竟见Joe与从没攀山经验的Sarah共处於雪穴中,令观众很快便意识到这奇幻场面是Sarah想像自己到了雪穴激励求助无门的弟弟,流露姊弟情的温暖。但当时Joe的身体状态极虚弱,呈现浓烈的孤独感,而其後姊姊的想像消失(部分观众或会解读为弟弟想像姊姊激励他,编排耐人寻味),那份孤独感便加倍提升。但Joe誓不向命运、大自然低头的战意,变成引人入胜的戏剧高潮。
总会有不常观看舞台剧的人认为,舞台剧不能像电影般炮制出视觉效果丰富的大场面,便远离剧场,《攀》剧则证明了只要幕前幕後充满想像力,就算是攀山动作片或任何类型、题材的故事/小说/电影,都能变成吸引观众的舞台剧,而怎样善用具心思的剧场元素取代电脑特技、实景拍摄、摄影与剪接技巧,但又做到跟电影同样好看(或比电影更好)?相信是每个有心扩阔观众层的剧场工作者都须思索的课题。
【来源:大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