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潮州红桃粿酥香可口,可做祭祀之用/ 资料图片
每天晚上,在看完当天电视新闻报道后,内子就会在厨房小餐桌上摆上功夫茶具,然後煲水。等水沸腾,就由我打点了。烫茶杯、热茶壶、装茶叶,很快地,热气腾腾的茶汤就在小瓷杯中散发出诱人的芬芳。
这也许已成老俩口日常生活中的「规定动作」。千日一茶,天天如是,似乎有点刻板。但品茗闲聊的话题随意而广泛,单是记忆中的故乡,那些年的人和事,风景和美食,传统和时尚,就可以扯个天长地久。
这天,不知不觉又聊起了红桃粿。红桃粿是潮汕地区特色美食之一。粿因红色,又似桃形而名。但它并非如桃子一样是圆椎形,两面偏平,像一个倒转的大大的逗号。潮州人家庭逢年过节都会制作红桃粿,拜祭神明和祖先,尤其到了农历年关,家庭主妇就忙得不亦乐乎。
红桃粿分咸甜两种,主要看馅料。甜馅一般以花生炒熟去膜打碎,再加白砂糖混合而成。也有以红糖糯米饭作甜馅的。不过,大多数还是以咸馅为主。糯米、花生、虾米、冬菇、豆腐乾、五香粉等,有的还加乾贝。花生和虾米切碎,冬菇和豆腐乾切粒,用油炒香,倒入蒸好的糯米饭中,再撒上五香粉和胡椒粉,搅拌均匀即可。
粿皮用粘米粉搓成。当年我们在内地时,因粮食限量供应,市面没有粘米粉卖,要靠每家每户自己制作。先把平时有计划积蓄下来的白米提前一天用水浸泡,凉乾後就到大石臼中捣成粉末。石臼很大,大木架上一人用脚踩,一下一下的,利用杠杆原理,让另一头的大槌打到石臼中,像鸡啄米般,一起一落,缓慢把米粒打碎。而石臼旁坐着一位有经验的妇女,胆大心细,趁槌头跃起之际,迅速用手中的勺子把石臼中的米碎拢到中间,两个人上下默契配合。米打成粉状,还要用网眼很细的铜筛子反覆筛过,才成了幼滑的粘米粉。
制粿皮时,粘米粉要加泡过红麴的热水,染成红色,不断搓揉,又黏又烫手,颇考功力。待柔软度合适,捏出一小块一小块,搓成球形,用擀面杖摊压成片。这时,就可以放在掌心,用汤匙加上适量调好的馅料,再轻拉粿皮,把馅料包住,放入木制的粿模中,轻匀压好。
时节做粿,大人忙碌,小孩也想玩一下。直等到印粿模,大人才肯让小孩子参与。记忆中,我也曾帮着印红桃粿。用手小心翼翼把捏好的粿坯按在木模中,然後把似乒乓拍的模具放直,用力往桌面一敲。随着「嘭」的一声,红桃粿就掉下来。摆在面前,红彤彤,个个形状大小如一,真讨人喜爱。
放在铺着芭蕉叶的蒸笼里,大火蒸十几分钟,大功告成。刚出笼的红挑粿虽然香软可口,但我还是锺意油煎的。把红桃粿横切一刀,分成两块,然後煎至两面金黄。粿皮酥脆,内里是软绵绵的馅料,一口咬下,多层次香味四溢,直冲脑门。
想一想,该几十年没亲口尝过煎红桃粿那独特喷香的味道了。前些时,与故乡一位旧同学通电话,谈及两地生活。我问,现在逢年过节还做红桃粿吗?他回说,粿店、餐馆有的是,随时买,随处吃,谁还在家自己做?
但在大洋之隔的多伦多就是见不到。不过,在我们喝功夫茶的时候,故乡的美食,红桃粿那酥香、软绵的滋味却在心头萦绕、伴随着舌尖上茶的芬芳……
【来源:大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