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 年前,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 Karel apek 剧本《R.U.R.》中第一次使用了 Robot 这个词,作者非常超前的预测到了和人类智商类似的通用机器人。在捷克语中,机器人的词源「robota」意味着农奴从事的强迫劳动,从某种意义上这也给机器人下了一个定义,即代替人类从事一些辛苦甚至危险的劳动。
虽然百年后作家的通用机器人预测并未实现,但是随着近两年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突飞猛进,机器产业也开始迎来新的发展,不仅工业机器人数量翻番,一些服务机器人也开始进入常见的 B 端场景,例如低速无人送货小车、公共场所导览机器人等。
如果说无人超市和机器人餐厅多少有些作秀成分,那么这次武汉肺炎的特殊环境下,这些不用戴口罩的机器人,是否能够帮助到疫区的医护人员,减轻他们的负担,则成了一个特殊的试验场。
走廊里的轮子
医院的隔离区很安静,橡胶轮滚过水泥地面的声音清晰可闻。一台身上插满托盘的机器人在病房前面停住,转向后进入病房,上下几排托盘上装着密封包装的餐食。以往医院病房通常是后勤人员推着一个保温推车,给病人分发餐食,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保温车让位给了送餐机器人。
通常这些机器人出现的地点是各种大众餐厅或者新型宾馆,在医院病房看到这些机器人,场面多少有点超现实。1 月下旬疫情开始出现后,普渡科技抽调出 50 人组成「疫区」特别小组,同时在官网等渠道发布了产品使用申请,不少医院和单位看到后就联系到公司。目前,普渡的产品已经在杭州、深圳、宁波等地的医院开始投入使用。
在餐厅,「欢乐送」机器人主要是运送餐食,而在病房和隔离区的场景中,产品还可能需要携带其他物资,普渡团队也因此在短时间内为产品研发出单独的配送模式,包括语音功能、停靠时间和停靠逻辑等都需要重新设计。通过重新设计,最大限度减少机器人被触摸的次数,降低交叉感染几率。
医院最有可能受感染的地方可能不是隔离区,而是问诊的前台,当大量患者凑在前台询问各种信息的时,也正是最危险的时候。这时候一个能够回答患者简单问题的机器人就派上了用场。
不少商场和写字楼已经配备了类似的导览机器人,大大的屏幕上一个卡通笑脸,可以用语音回答你餐厅或者洗手间的位置。只要稍微将储存在云端的知识库内容改变一下,它们就可以回答患者关于医院病房和科室的情况,或者人们更关心的新型肺炎的预防、症状、控制等相关信息。在医院大排长龙的情况下,它甚至能给你讲个笑话。
达闼科技科技在几天前将旗下的几款机器人产品捐赠到了武汉地区的医院中,除了云端医护助理机器人能帮助咨询导诊,还有云端智能清洁消毒机器人,配上了专门的消毒水箱后,可以按照程序给医院走廊和房间消毒,为医院的护士省下一些精力。
作为在普通场景使用的机器人,当在新型肺炎这样的医疗场景下工作时,就需要针对医院场景进行改进。例如导览机器人需要在云端更新医院以及肺炎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送货机器人则相对复杂一些,之前只负责送餐,现在可能需要输送一些医疗物品,需要在硬件层面进行改进。
同时,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此前需要触摸才能实现的功能,现在需要通过语音指令来完成,减少使用者对机器的触摸。另外,针对医院这样的特殊场景,送餐机器人的停靠和收回也需要团队在算法层面进行修改。
当然,相对于技术上的调整,真正的挑战可能来自于非常态下的物理世界。首先,不少地区的封闭造成了物流体系效率的降低,能将产品送到疫区就是一个很难实现的问题。其次,由于工厂生产的停滞,公司能拿出支援疫区的产品都是库存相对充裕的经典机型。
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有风险的,其实是前去医院进行产品装配和调试的工作人员。在目前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自己准备口罩和防护服等物品,这也给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前去疫区进行机器人装配和调试的工作人员的努力没有白费,相信这些机器人在物资运送和分诊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当然,虽然我们都希望机器人能像卡雷尔·恰佩克设想的那样,能够在疫区一线帮助医生和护士为病人做治疗。但真实的情况是,目前我们的机器人适合的工作区域还是在隔离病房等非一线治疗区,像一些污染源、较为拥挤的区域,机器人就无法正常工作。
在机器人行业中,服务型的医疗机器人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也许这次新型肺炎的特殊机会,能够让更多的医疗机构看到这些不戴口罩帮手的潜力。毕竟,给一个机器人消毒,要比给一个医护人员消毒,要简单很多。
图片来源:普渡科技 达闼科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