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76|回复: 0

说说“司南”到底是不是一把磁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 19: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磁勺状司南”的来历国人鲜少有不知道“司南”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司南被等同于指南针,被认为是古代中国人所发明的最重要的方位仪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工具。

对司南的常见描述如下:

“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①

1.png

图:50年代,依据王振铎的见解复原的司南模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款司南模型(形制如上图)。因为广泛宣传的缘故,这款模型成了国人对司南的最具体印象。约自2000年左右起,大众渐渐开始了解到这款司南模型的来历,知晓其乃是四、五十年代由历史学者王振铎根据个人见解所复制,真实的“司南”究竟是不是这个模样,迄今并无学界共识。②

王振铎之所以认为司南是一把磁勺,乃是基于东汉人王充在《论衡·是应篇》中的一句话: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大众同时也了解到,同款磁勺状司南模型,在作为国礼赠送给苏联时,使用了古人所没有的现代工艺。此说来源,是自然科学史学者李志超。据李披露:

2.jpg

图:王振铎40年代绘制的司南复原模型图


“在笔者所曾执事的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研究室,老主任钱临照院士曾亲口对笔者陈述一段往事:1952年郭沫若率团访苏,要带礼物,决定做个司南。任务下到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就由钱老先生主办。他们找到最好的磁石,叫琉璃厂玉工照王振铎的复原件做。做得倒是漂亮,可就是不指南。期限紧迫,只好拿那磁勺放在大电磁铁里做人工磁化。”③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曾在文章中称,留在国家博物馆内做陈列之用的司南模型,也是“用人工磁铁制作的”:

“王振铎先生根据他的理解制作的‘司南’,是在占栻的铜地盘上放置一个有磁性的勺。此勺当以何种材料制作?他说:‘司南藉天然磁石琢成之可能性较多。’可是天然磁石的磁矩很小,制作过程中的振动和摩擦更会使它退磁,这是一宗不易克服的困难。王先生于是采用了另两种材料:一种是以钨钢为基体的‘人造条形磁铁’,另一种是‘天然磁石为云南所产经传磁后而赋磁性者’。汉代根本没有人工磁铁,自不待言;他用的云南产天然磁石也已被放进强磁场里磁化,使其磁矩得以增强。这两种材料均非汉代人所能想见,更不要说实际应用了而后来长期在博物馆里陈列的‘司南’中的勺,就是用人工磁铁制作的。”④

不过,王振铎生前的助手、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强,并不同意孙机的说法。

3.jpg

图:西汉铜勺(图片引自:赵晓军,《西汉未央令官铜勺及其相关问题》,《洛阳考古》2014第4期)


据李介绍,王振铎的司南复原实验分两步。第一步是在四川南溪李庄进行,时为1945年10月。李庄环境艰苦,“第一,无法找到有一定磁力的磁石;第二,也没有合适的玉工和相应的设备。”只好因陋就简,“借用高校和研究院的设备,对钨钢做的勺进行磁化,来做磁勺的指南的实验。”第二步是在南京进行,时为1947年8月。王振铎“在万难中找到天然磁石,用传统工艺制成磁勺,进行了实验。”换言之,王并不是刻意违背复原工作的原则,要用古代没有的人造磁铁来做实验。

此外,李强还特别指出:“出土文物、后人复制模型、馈赠礼品是三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的通史陈列里,从来就没有,也没有必要使用人工磁铁制作的模型来做展示。”——值得注意的是:李没有否认作为礼物送往苏联的磁勺状司南模型,使用了古人所无的人工磁化技术。⑤

以上,乃是“磁勺状司南”的大致来历。

司南是不是“磁勺状”?王振铎将司南复原为磁勺状的核心依据,是东汉人王充在《论衡》中的一句描述:“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这句话具体该如何理解,至少还存在着另外三种学术意见。

(1)学者刘秉正等人认为,王充所谈到的“司南”,其实是天上的北斗。

王振铎曾用玻璃皿承托约6.4厘米长的磁石和约10厘米长的磁铁,做旋转试验,得出结论:磁石/铁条停止旋转时可以指示南北。刘秉正“用含铁64%的好磁石做成10.3*1.3*1.25立方厘米的条形磁棒”,重复了王振铎的实验,且在实验前“用电磁铁将磁棒饱和磁化”,但实验结果与王振铎所言截然不同。据此,刘秉正认为,王振铎的实验“不足以证明天然磁石做成的勺状物真正能够大体上指南”。因古代“杓”字也常用来指“北斗柄”,刘认为“司南”二字存在着被解释为北斗的可能。⑥

刘的上述意见,50年代即已提出,但直到80年代才得以公开发表。个中原因,据中科院自然科学史学者华觉明披露:

“大概在1974年,东北师范大学的刘秉正教授写了文章,他认为司南是北斗星。这篇文章寄给了《考古学报》,因为王(振铎)先生关于司南的文章是在《考古学报》上发表的。《考古学报》的主编夏鼐先生找到王振铎先生,谈该怎么对待这件事情。有一次,我和薄树人先生到王先生家,谈起这件事。王先生说:‘你们两人能不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看究竟这个说法对不对。’后来薄先生怎么回答王先生的,我不知道。我当时查了一些资料,仔细看了刘先生的文章,最后说了两点意见:第一,对司南的研究是有意义的;第二,说司南是磁勺没有绝对的证据。后来,夏先生到底怎么考虑这件事的,我不太清楚。但是,很可能刘教授的文章没有发表的原因之一是《毛泽东选集》提到了中国的四大发明。其中有一个注释说司南就是指南针。因此,如果和《毛泽东选集》的说法不一致,在当时的形势下就不可能发表了。这是我所知道的情况。”⑦

持“北斗”说的学者,还有罗福颐、刘文贵等人。

(2)学者孙机认为,“司南”就是指南车,与磁性无关。

2005年,学者孙机发表《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一文,在学术界和媒体界引起很大反响。文章认为,王振铎所依据的“司南之杓”一句有误,正确的原文是“司南之酌”,所谓“司南”,其实是与磁性无关的指南车:



图:指南车模型

“王先生的引文所据之《论衡》的通行本,应是自明嘉靖通津草堂本递传下来的。但此外还有更古的本子,前北平历史博物馆旧藏残宋本,存卷十四至卷十七,为1921年清理清内阁档案时拣出的,后归南京博物院,《是应篇》恰在其内。可注意者,通行本中的‘司南之杓’,此本作‘司南之酌’。‘酌’训行、用。……‘司南之酌,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即言在地上使用指南车时,其横杆就指向南方之意。通行本中作为王先生立论之基础的‘杓’,其实是一个误字。”⑧

(3)学者闻人军认为,“司南”是一种“原始水浮指南针”

2015年,学者闻人军发表《原始水浮指南针的发明——“瓢针司南酌”之发现》一文。针对孙机的“司南之酌”说,文章补充了一项证据: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论衡》宋光宗刻本残卷,也作“司南之酌”。

不过,文章不能认同孙机将“酌”解释为“行、用”。对照上下文,鉴于与“司南之酌”并列的“屈轶之草”、“ 鱼肉之虫”中的“草”、“虫”都是实体名词,闻人军认为,“酌”不可能是动词,也应该是一个实体名词。酌有酒器(爵或勺)之意,与勺相通。鉴于“屈轶之草”即“屈轶草”,“司南之酌”其实就是“司南酌”。

那么,“司南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闻人军认为:它实际上是一种漂浮装置,是后世的水罗盘的雏形:

“被磁石吸引过的钢针,而不是磁石,才是‘司南’的核心。历史上恐怕从未有过磁石勺指向器。 磁化钢针,承载它的小小勺状物,连同水碗之类组成的整个装置,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水浮司南,即‘司南酌’。”⑨

一道古文阅读理解题综上。简而言之,“司南究竟是不是一把磁勺”这桩科技史谜案,之所以众说纷纭,其核心原因,乃在于如何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司南之酌/杓”四字。

《论衡》中的相关原文如下:

“故夫屈轶之草,……。司南之酌/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鱼肉之虫,集地北行,自然之性也。今草能指,亦天性也。圣人因草能指,宣言曰:‘庭末有屈轶能指佞人。’百官臣子怀奸心者,则各变性易操,为忠正之行矣。”⑩

“屈轶之草”,是古代儒者传说中的一种神草,生在庭中,若有奸佞入朝,草就会“屈而指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王充不相信存在这种神草,认为这种草有“屈而指之”的现象,只是草的天性,好比“司南之酌/杓”能够指南,“鱼肉之虫”选择北行,都是自然本性。圣人假意宣扬“屈轶之草”能指认奸佞,只是为了震慑心怀不轨的百官臣子。

从这段史料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1、“司南之酌/杓”指南被王充视作“自然之性”,显见其是一种磁性指南工具,而非指南车这种依赖人力干预的器械。

2、形状如“酌/杓”的,究竟是指磁石,还是指整个装置?就常理而言,应该是指整个装置。

一者,对古人而言,制作磁棒/针,远比制作磁勺容易,磁棒/针的磁性,也要强于磁勺,实在没道理弃易就难。二者,现代复原实验已经证明,让磁勺指南的技术难度极大,借助现代工艺也仍不理想。第三,以磁棒/针为工具的水浮指南、悬线指南等手段,对工艺水平的要求并不高;东汉时已有“磁石引针”的记载,当时之人发现针可以被磁化,也是有可能的。

3、整个装置究竟如何运作,王充没有留下更详细的资料,后人只能围绕着“酌/杓”展开自己的想象。考虑到“酌/杓”皆可指酒器,该装置与水有关, 并非不可能。

注释

①部编本(2016年使用)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P60。最新的统编本七年级下册,笔者尚未购到。②比如,2006年1月10日新京报的报道《国博藏“司南”复原件误解历史?》一文,报道了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先生的论文对司南勺状模型的质疑,该文在互联网上曾广泛传播。③李志超,《再议司南》,收录于《黄河文化论坛》第11辑。④孙机,《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收录于《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⑤李强,《关于王振铎复原司南的思路兼与孙机同志商榷》,《华夏文明》2016年第7期。⑥刘秉正,《司南新释》,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第1期。⑦《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报告会上关于“司南”问题的讨论记录》,收录于《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⑧孙机,《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收录于《仰观集:古文物的欣赏与鉴别》。⑨闻人军,《原始水浮指南针的发明——“瓢针司南酌”之发现》,《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年第4期。⑩此段引文,“酌/杓”并用;“自然之性也”一句,以《太平御览》所载为准。

来源:搜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