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文公重耳刚继位没多久,就有了一次露脸的机会,那就是周王室发生了动乱。
当时的周天子是周襄王,据说他的胞弟王子带与嫂子有私情,东窗事发之后恼羞成怒,居然与周边的蛮族联手,把周襄王赶走了,史称“子带之乱”。
且不论这种记载的真实性有多高,但周王室爆发内讧显然是不争的事实,于是秦国和晋国都准备出手,帮助周襄王平定叛乱。
本来是秦国先响应的,但晋国借助自己距离周天子更近的地理便利后发先至,并派人告诉秦穆公:“周天子那边由我们出面摆平,秦国就不用费事了。”
晋国的这种作为,令秦国很恼火,秦穆公的心态却很好,他对手下说:“重耳刚继位,还没有威望,这次的功劳让给他也无妨。”
就我看来,秦穆公这纯属自我安慰,晋国挡在秦国的东边,无论中原发生什么事,晋国哪怕反应慢一点,也还是可以抢在秦国之前先有动作。
这大概就是秦国无论如何都想击败晋国的主要原因,有这样一个对手堵路,秦国就永无称霸之日。
回过头来继续说重耳勤王的事,当他见到周襄王之后,自然不会无私奉献晋国的军力和财力,而是先谈条件。
根据史书的说法是,周襄王主动许诺了三点:
一、赋予重耳诸侯国领袖的职能;
二、同意重耳拥有攻伐不臣的权力;
三、“赏赐”两块地给晋国。
“赏赐”之所以要打引号,无非是顾及周襄王的面子,否则以当时的情况,如果晋国袖手旁观,再把秦国挡住,周襄王会更危险。
而从周襄王的角度来看,如果没人帮忙,那么自己就是丧家之犬。
这一点,和夷吾当初面临的抉择一样:虽然要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但至少有了回国继位的机会,把握住这个机会,就有可能大赚。
于是,周襄王才会主动向重耳提出三项许诺,而且很有可能是在重耳的暗示下进行许诺的。
得到了周襄王的许诺之后,重耳立刻动手干活。
对于强大的晋国而言,区区一个王子带和周边少许蛮族,显然不被放在眼里。没过多久,王子带被杀,蛮族撤退,子带之乱被平定。
平定了叛乱之后,重耳立刻要求周襄王履行诺言。
周襄王是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据我推测,周襄王对于前两个条件应该不会有多大抵触,关键在于第三个条件上。
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每况愈下,到周襄王时期,已经没多少家底了。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只是给出一些名义上的赏赐,那么问题还不大。可如果非要让周王室割地,那显然有些肉疼。
基于这种推论,所以再看周襄王的态度就很简单了,他直接告诉重耳,地可以给你,但当地人不太服管,你自己要当心一些。
其实这潜台词就是希望重耳主动放弃,那地方心向周王室,你们晋国拿去也没用。
重耳显然听懂了,于是他辞别周襄王,来到了许诺割让给他的地区,就是河内、阳樊(今河南地区)。
果然,到了地方之后,百姓纷纷表示,拒绝成为晋国的一部分。
晋国臣子们很恼火,觉得这是周襄王在背后耍花招,于是向重耳建议:“回去收拾那个小子!”
重耳则非常淡定地表示:“如果这些地区的百姓不愿意加入晋国,那就代表我们福薄,无力承担周天子的福泽,哪有回去找麻烦的道理?”
随后,重耳郑重表示,三天之后,如果百姓还不开城门,那么晋军就撤离,这城不要了。
这番对话很快就被传了出去,城中百姓表示不信,于是在第二天晚上悄悄来到晋军军营求见重耳。
代表们反复强调,城中大部分人都愿意加入晋国,但依然有部分人心存犹豫,如果再多给几天时间,他们就能摆平城里的反对派。
对于这种诉求,重耳当即表示拒绝,认为自己给出的期限就是三天,人无信不立。
三天之后,重耳果断下令撤军。城中百姓眼见重耳如此重然诺,便开门迎接晋军入城。
对于这个故事,我认为可信度较高,因为对于晋国来说,河内和阳樊的重要性其实并不大。
当时的重耳已经六十一岁了,却才刚当上国君,他此时迫切想要树立一个正面形象,推动晋国的霸业。
所以,只要周襄王的前两个条件没有问题,那么第三个条件,能满足当然更好,满足不了也无伤大雅。
获得周襄王的承认之后,重耳立刻走上了称霸的道路,而当时齐桓公已逝,天下并无霸主,但有一个强大的楚国,和积威日久的楚成王。
我们完全可以说,楚成王虽然并非受到承认的春秋霸主,但从齐桓公去世到晋文公称霸之间的这段时间,楚成王才是实际上的霸主,因为当时的中原诸侯国,几乎都以楚成王马首是瞻。
也正是因为不受周天子承认,外加楚国并非中原诸侯国的“圈内人”,所以当晋文公横空出世之后,宋国立刻表示,自己愿意给晋国当小弟,不再听从楚国的命令。
对于宋国的这种选择,楚成王当然是极为恼怒的,所以他决定组建联军攻打宋国,主要目的是展示武力,震慑一众中原诸侯国,同时给晋国一点颜色看看。
晋楚两国交战,会发生哪些精彩有趣的事呢?我们下次再讲。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