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4|回复: 0

在印度,医院成了病人另一处“坟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 11: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整整三天,冒着新德里炎炎烈日和肆虐的疫情,怀胎七月的印度女子戈尔迪在不同医院间疯狂奔走。在遭到四家医院先后拒绝后,她终于找到了愿收治新冠病重丈夫的医院。
然而入院没多久,她的丈夫萨迪南德便请求她把自己送回家。
在 5 月 1 日的报道中,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描述了戈尔迪一家的遭遇,凸显出印度医疗体系极限承压的现状。
" 我太害怕了," 躺在病床上的萨迪南德呼吸艰难地说," 如果我的病情恶化,我想他们根本救不了我。"
在印度,这样的场景正愈加频繁地上演。医疗资源供求之间的巨大鸿沟,使得当地医院对不少新冠患者而言,就像另一处 " 坟墓 "。



CNN 报道:印度医院太糟糕以至于患者想要逃离
" 就算能进入医院,有些人还将面临另一种恐怖:由于无法得到医疗护理和医疗用品,他们身边的人就这样死去了。"
在今年 2 月新冠疫情趋缓之际,印度政府曾关闭了萨迪南德入住的新冠医疗中心,随着疫情的剧烈反弹,这所配备有 500 个床位的医疗中心于 4 月 26 日重新开放,但现场一片混乱。



由于床位不足,印度不得不用纸板床应急 图源:《印度时报》
因为涌入的病患太多,一些病人被迫躺在用硬纸板制成的简易 " 床铺 " 上。萨迪南德回忆说,自己于 4 月 27 日入住医院,但在最初三天内,他仅仅碰到过医生一两次。他还目睹了这样一幕:他附近病床上的两名病患尖叫着请求院方给予治疗,仅仅过了几小时,他们便因耗尽氧气而死亡。
在入院 5 天时间里,萨迪南德周围陆续有 5 人死亡。其中有一人在死亡数小时后,尸体才被医院从病床上拉走。
" 你会就这样在病床上死去,因为没有人会去叫医生。" 萨迪南德说。
萨迪南德的遭遇并非个例。在同一所医疗中心,一位名叫萨莉塔的新冠患者家属同样透露,她患病的姐夫在住院之前曾经被 7 家医院拒绝。萨莉塔似乎对医院完全失去了信心,她抱怨说医院不仅没有在室内设置阻隔病毒传播的隔离墙,连医生也不会治疗病人,真正关心病人的只有他们的亲属。
印度北方邦密拉特市附近的另一家医院,同样被如潮的病患所淹没。根据 CNN 的描述,医院中的担架、桌子、地板上到处挤满着患者,他们呻吟着请求提供氧气。据院方工作人员介绍,这处医院只有大约有 55 张病床和 5 名医生,但接待了 100 名患者。一位在地板上睡了 4 天的新冠患者表示,她已经目睹了身边 20 个人死去。



印度医院人满为患,同时也缺少防疫隔离设施 图源:社交平台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好不容易入住医院的患者,正想方设法逃离医院。
萨迪南德说,由于医生很少会照看病人,不少人担心一旦自己病重会来不及呼救。他临床的病人曾建议自己,如果感觉好一点就应该立刻离开这里。他非常害怕,一再要求医生把他转移到另一家医院。他也向妻子提出了同样的请求,但实在没有其它的去处。
" 他让我带他离开这个地方返回家中,他在这儿感觉很糟糕,非常害怕," 戈尔迪说," 我一直试图向他们解释,如果你待在这里,至少你能得到氧气。"
严峻形势下,印度卫生部门曾在 4 月承诺,将 " 迅速 " 把萨迪南德所在医疗中心的床位扩增到 2000 张,并且给予氧气支援。然而在萨迪南德看来,这些都是空话。
" 政府以为他们开放这家医院后,病人们就能接受治疗了。但实际上,类似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据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截至北京时间 3 日晚间,印度累计新增病例突破 1992 万,累计死亡病例接近 21.9 万。2 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 36.8 万,这也是印度连续 11 天新增确诊超 30 万例。
尽管印度联邦政府还没有出台封城措施,但已有约 11 个邦和地区出台包括 " 封城 " 在内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目前,首都新德里、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和西孟加拉邦处于封锁状态,北方邦、泰伦加纳邦、阿萨姆邦、安得拉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则实施宵禁或周末封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8: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