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0|回复: 0

洪武大帝朱元璋用了什么奇招,防止了宦官干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9 19: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元璋作为乞丐代表,一路逆袭,成为千秋帝王,他到底是怎样解决宦官问题的?

1.jpg


朱元璋

明朝初期,为什么会有一个叫皇帝不急太监急现象,是朱元璋制定《大明律》,并推行大明律的过程中,百官各司其职,各尽其用一种良好的机关办公状态。

2.jpg

大明律

宦官受制于法,皇帝是法的制定者

开国皇帝朱八八,一称帝就来可一句,天下啊,要想治理三五年,用人管理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千秋万世,那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只能依靠法律,别无它路。

因此他一登基,就把手下们笼络到一起,来来咱们研究一下,把咱大明的法律搞一搞好好研究一下,有人说,法律都是现成的,那有啥好研究的?也有人说,要创新,要推翻旧制,来个彻底翻新,朱重八一听有戏,然后就说创新怎么搞?小伙子一听老大感兴趣,然后就大开脑洞,从礼记开始说起,官职,还有钱粮说了半个小时。

没想到皇帝依旧兴趣盎然,听的津津有味,还不时给他抛媚眼,鼓励他继续说,这回露脸漏大了,也就没忌讳,什么大炮都往外累,足足说了三个小时,终于没词了,也口干舌燥的慌,没想到龙椅上的大哥,居然没听尽兴,给大家来了一句,今天我们到这儿,大家回去想想,还有啥需要改进,刚才小李的发言非常好,说的有些就很对,非常值得肯定,明天我们继续,这次大讨论李善长就是开炮的第一人!

经过几天的讨论,终于研究的差不多可,老朱心中也有了一个底了,基本实现了自己三个目标:一礼法立,则人心定,上下安。二是立法贵在简当,言直理明,人好掌握。三是基本上防止了唐朝宦官乱政和元朝胡整法律的毛病。然后给李善长讲,基本上就这样了,具体细节你们法律编写小组下来以后再研究,如果还有什么新问题,我们再一起研究,当前最重要的事是,你们先拿出来一个初稿,我们再审定和研究。

大明律编写组很快拿出了初稿,给各州县下发论证稿,征求意见稿,最后定稿,玉玺一用,下发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全部推行。

开朝之初,法律就把宦官当做大敌来防,这是从根子上,防止杜绝宦官乱政问题的发生,时刻给宦官头上悬了一把利剑,这把剑就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给宦官封官,更要给活

众所周知,老朱家的明朝给宦官搞了一个24衙门,魏忠贤、刘瑾就是大明朝的产物,为什么要搞这么大动静,搞了12场,4个司,8个局,目的就是让宦官成为一个被关注的群体,但是在法律上却明确他们不能参与政事,让他们没有机会触及皇权,这是深刻汲取唐朝宦官倾覆皇权的例子,研究创新出自己管理宦官的新方法,洪武大帝高明之处。

这里就可以解释明朝的刘瑾、魏忠贤可以权倾一时,但是他们本人一死,皇权又回到皇帝手中,不像唐朝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朝接着一朝,只要宦官不死,皇帝根本搞不回自己的权力。

太监们想,你把我们防的跟贼一样,我可以翘班不干啊,老朱还有后手,《大明律》职制篇,对所有官员等级,任务,办理事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换句话说,所有职级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每天都有要干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偷懒,太监也不行,这是法律上的要求。

皇帝不仅让你干活,而且还干大活,“批红”就是太监干的事情,大臣们把廷议好的事情,报给拟条太监,再由他报给皇帝签字,签完字然后在给用印太监盖玉玺,下发执行,他们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工作有实效要求,这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由来。

大力推行吏治,杀鸡儆猴,猴不听杀猴子

大明律的推行,是历经腥风血雨,大肆屠杀的,死了的明朝人都知道,在明朝推行大明律的时候,全天下的人都是人心惶惶的,儿子打老子经常发生,这是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说,朱元璋推行依法治国的手段和方式了。

朱元璋的目的是,律法要做到:人人皆知,人人懂得,还会用!这就比较吓人了,元朝的时候就因为制度推行不力,才造成了元朝的灭亡,朱元璋是深刻汲取了这个教训。

采取的手段就比较凌厉一些,首先搞了一个律令直解,很好背记,也容易理解,发给全国人民来背,那时候老百姓不识字啊,就搞了一些秀才来念给大家听,官府的主要职责就是见人就问,如果答不上来就挨揍,儿子背不过打老子,老子背不过打儿子。当官的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搞不明白,你就下课了,官儿就不用当了。

这样还不行,必须抓出几个出头鸟来,让血流成一地,来警示所有的人。禁酒一事杀忠臣胡大海儿子,礼官答不上来政策条文诛杀,为什么历史上说朱元璋比较残暴?就是推行法律的过程中杀了人太多了,才有了这个屠夫的名号。

设立监察体系,严查公务员当官做老爷

大明律法规定,凡是职责内规定的内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内容、完成规定的动作,任何工作都有时限要求,尤其对于当官的比较严,要不然怎么说在宋朝当官最少,在明朝当官最苦逼。

对于监察百官每日的工作情况,朱元璋是想了很多办法的,这个时候的东厂、西厂、锦衣卫,便应运而生,成为朱元璋监察百官的重要的监察机构,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在执行上有专门的监察机构,这些具体的要求,逼迫着明朝的官员,不得不每天按时上下班,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

在这个机制下,出现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情况也不足为奇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一个小太监看见朱元璋的批奏章,有一个地方写错了,提醒朱元璋了一下,第2天朱元璋就把他遣返回家了。同时教育大臣说,宦官在我们身边待的时间太久了,是我们亲近的人,他们不免会因为一些小恩小惠,来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观察。历代前朝都有宦官干政的事情,这个教训我们要深刻汲取。

乱世用重典,还要不断调整政策和法律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不怕死的人,胡惟庸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朱元璋对官职进行了调整,撤消了中书省,去掉宰相一职。

凡是国家大事全部采用廷议的制度,廷议制度就是百官现场讨论,而后皇帝决断作出决定,由于参与评议的人员众多,因此,没有给宦官篡改皇帝决定的任何机会。

宦官在这个过程中只担任的一个书记官和办事员的角色,他不可能更改每一个人的意见和决定决议,就从制度上杜绝了宦官干政这一可能。

明朝当时发生了一个叫空印案,朱元璋中举起屠刀,大肆株连,涉案人员尽被伏法,一口气杀了几百人,杀的昏天暗地,人心惶惶啊,这个恐怖气氛让所有的人都不寒而栗。只要犯错,无论什么原因,全部被诛杀,警示效果明显。

无论宦官干什么工作,都在律法的范围内行事,超出范围就会被法律制止,这个相互牵制的格局,让明朝的吏治运行,是运行最高效的时候。宦官被控制在法制的笼子里,明朝后期,出现的奇葩皇帝,28年不上朝,这都是老子厉害,他儿子享福。

来源:搜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