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北,因光辉历史和独特地貌被世界所熟知。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采访调研组近日踏上这片土地,感受当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近年来,陕西省赓续红色精神,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大机遇,构建对外开放通道,提升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功能,积极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引吭高歌的陕西,正唱响“一带一路”上的“陕北新声”。
“榆西欧”班列拓宽外贸通道
8月1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中心控制室里,甲醇事业部乙二醇副操李养河在智能操作台前忙碌,实时监控煤化工生产流程。不久前,公司生产的52吨煤化工产品S1003牌号聚丙烯销往越南。
榆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通过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榆林构建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开放门户,一跃成为“呼包银榆”城市群区域出口基地和区域国际物流枢纽。
昔日驼铃阵阵,如今列车飞驰。“榆西欧”班列让榆林直达欧亚,自2020年12月31日首发以来,已开行班列14列,货物总价值1.78亿元,让陕北产品走向海外。崭新的榆林靖边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将过去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宁夏等地集结的货物统一集中发运,陆上丝路越走越宽。
“‘一带一路’沿线对化工产品需求稳定,市场潜力大。‘榆西欧’班列的开通,对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榆靖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岐说。
在这条贸易大通道上,聚氯乙烯、清洁能源兰炭、金属镁等能源化工产品和绿豆、荞麦米等榆林特色农产品不断运往欧亚;锌精矿矿石、山羊绒等产品加速从“一带一路”沿线运向榆林,经此发往全国各地。
越来越多的外商外资来到陕北。2021年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中德(榆林)输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化学株式会社(日本)等外资企业与榆林签约,开启外资企业总部落户榆林的新篇章。
2021年,榆林市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2.27亿元,其中能源化工出口额约14亿元。截至今年6月,榆林市202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6.11亿元,同比上升30.34%。
延安苹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在延安,从南边的洛川到北部的延川,苹果树随处可见。延安苹果年产量400万吨,蜚声世界,延安果农收到的全球订单源源不断。
8月4日,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亿农苹果专业合作社的100亩苹果园里,累累果实挂满枝头。这批优质苹果今年早早地收到了海外订单,即将出口。
今年年初,13.74吨延安苹果由青岛港出口,首次销往加拿大,延安苹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已出口到欧洲、东南亚、美洲等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延安出口苹果1326吨、货值1292万元。”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延安的苹果出口企业可享受出口退税或免增值税政策,政府在出口资质和出口基地认证方面给予企业‘点对点’培训指导服务。”
在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生态农业示范园,果农们利用抖音、快手等互联网平台,推出了“我在南沟有棵树”认养活动,客户仅需花500元,即可认养一棵苹果树,获得一年的采摘权,已有来自乌拉圭、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的85位国际友人进行认养。
“除了苹果,生态旅游也日渐成为延安的一张亮丽‘名片’。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的游客慕名而来,领略壮美胜景。”延安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说。
眼下,延安新区物流园及保税物流中心、中国(延安)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正在推进建设,服务外贸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已经成立,2021年延安市进出口总额达到5.89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
文化交往的“信天游”更加嘹亮
陕北自古是民族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交汇地,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化资源丰富。
延安市安塞区是“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近年来,全球各地的人来到这里,迷上剪纸、爱不释手。
“到访的国外游客喜欢陕北文化,总是跃跃欲试,有的还专程来学手艺。他们会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所住窑洞的玻璃上、家中的镜子上,甚至是旅行乘坐飞机的小窗户上,以表喜爱和祝福。”安塞区文化文物馆馆长殷宇鹏说。同为非遗的安塞腰鼓也已走向世界,参加包括德国“柏林亚太周”、泰国新年文化活动、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新西兰“传统中国新年灯会”等大型文化活动,足迹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元素。
在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经验驰名中外。“2018年,来自巴基斯坦的专家团队来到这里,与我们交流治沙经验。此外,还有中亚以及欧洲的游客、学者慕名而来。”治沙连现役民兵张舒瑶说。
在文化交往的通途之上,陕西高歌前行,“信天游”更加嘹亮。
此外,榆林市也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提升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功能,积极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奋力谱写榆林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挥特色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020年12月31日,中欧班列“榆西欧”专列首发仪式在榆林靖边现代综合物流园区举行。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榆西欧”专列缓缓驶出物流园区,一天后抵达西安港中转,并再次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开往阿拉木图、明斯克等中亚、欧洲的主要节点城市。8天到中亚,13天抵达欧洲,构建起榆林、西安无缝衔接直达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此次“榆西欧”专列的成功首发,让榆林一跃成为“呼包银榆”城市群区域出口基地和区域国际物流枢纽。
近年来,榆林积极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依托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全力构建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物流枢纽和开放门户。在中欧班列这条对外贸易大通道上,聚氯乙烯、清洁能源兰炭、金属镁等能源化工产品和绿豆、荞麦米、红枣、脱水蔬菜、小杂粮等榆林特色农产品不断运往欧亚。锌精矿矿石、山羊绒、碳化硅内衬、换热器、安全阀、底阀、压缩机进口件等涉煤机电化工设备加速运向榆林。
2021年,榆林进出口总值达22.27亿元,较2020年上升85.58%,其中,出口额为16.1亿元,同比上升89.38%;进口额6.17亿元,同比上升76.33%。进出口额首次突破22亿元,增量达1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2年1—6月,榆林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6.11亿元,同比上升30.34%。
陆海联动探索对外贸易新通道
积极探索国际陆海新通道,“东进”开行铁海联运专列,2021年4月,首列金属镁出口铁路集装箱专列成功发车,按照国际运输包装标准,采用铁路集装箱专列,36个集装箱900多吨金属镁发运至天津交割库,出口日本、加拿大、荷兰等国家;“南下”打通国际陆海新通道,2021年5月,北元化工集团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榆林班列在陕西神木首发,全车运载850吨“北元牌”聚氯乙烯5型树脂,通过集装箱发运至广西钦州港,再由海运发运至越南海防港;“西出”常态化开行“榆西欧”班列,2021年5月在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榆林市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直属)管理局正式签订协同创新协议,加快与西安自贸港的业务关联,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贸易大通道,力争中欧班列“榆西欧”和欧亚陆海新通道常态化运行。马来西亚、埃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榆林主要的贸易伙伴。
未来,榆林将继续常态化开行国际陆海新通道班列,畅通大宗商品抵达南亚、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通道;申报陕西自贸试验区榆林协同创新区,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不断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后劲,使外贸成为贸易与产业融合的先锋。
多措并举打造外贸合作新平台
榆林加快平台通道建设,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暨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等国内大型展会,为企业搭建“走出去”平台;依托榆林国际陆港公司、陕西煤业化工物资集团公用型保税仓库,聚集区域物流资源和进出口贸易需求,扩大外贸体量,探索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动榆镁集团、神木市在海外建立金属镁、兰炭分销机构及海外仓,保障末端运输和商品存放安全,增加客户信任,提升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榆林外贸企业备案企业稳步增长,2021年共孵化服务本地外贸企业41户,培训外贸人才150余人,新增外贸主体26户,其中,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34家。截至2022年7月,榆林备案登记的外贸企业已达376户。
未来,榆林市将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及时沟通解决外贸企业的实际困难,努力培育更多外贸企业,积极扩大榆林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根据 一带一路网等采编【版權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華發網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