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2月6日是元宵佳节,如果说除夕、春节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台大戏的压轴节目。民俗专家表示,作为传统节日的元宵节在中国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从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以来,将正月定为一年的首月,正月十五晚上升起的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必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元宵节又称“元夕”、“元夜”。
王来华说,正月十五之夜,天上一轮明月高悬,地上万家灯火通明,人们趁着新年的余兴未消,踏月赏灯,舞狮耍龙,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鞭炮阵阵,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好不热闹,简直就像西方的狂欢节。因此,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
民俗专家表示,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热闹欢腾、祥和喜庆的气氛,表达了人们纳吉迎祥、祈祝丰年的心愿。可以说,元宵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
据介绍,元宵节又称“灯节”“灯夕”,过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张灯、放灯、观灯,灯成为元宵节最突出的景观和特色。据史料记载,元宵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自古以来人们对元宵节“花灯”如此热心,反映了民间欢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表达的喜悦之情。
据介绍,从元宵节一些的民俗活动来看,“元宵节”还是一个人们祈求生育的节日。民间有“走桥摸丁”的习俗。正月十五这天的夜晚,妇女们出游到各城门去“摸门钉”,在黑暗中摸索一次便摸中者,视为生子的吉兆。
民俗专家表示,这些习俗活动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寄托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美满的美好情感,同时,也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趣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另据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介绍,除了汉族之外,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藏族等16个少数民族也过元宵节。(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