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巴黎5月5日电(新华国际时评)短评:危机时刻的总统人选
新华社记者李明 应强 骆珺
法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在即,现任总统萨科齐和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进行最后对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法国选民首次通过经济视角选择国家“舵手”。
在2002年和2007年举行的前两次法国总统选举中,“安全”是焦点议题,而今年选举的关键词无疑是“危机”。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接踵而至,法国经济深陷泥沼,增长放缓,赤字和债务飙升,竞争力萎缩,失业率高企,居民购买力下降。危机带来极大的社会动荡,使法国选民对未来充满不安,从而产生“求新、求变、求稳”的心理。
面对百姓诉求,奥朗德祭出“变革”大旗,充分利用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塑造温和亲民形象,表明自己将做一位“倡导正义、尊重和独立的总统”。由于迎合选民期待,他在竞选中早早就确立了优势。
相反,萨科齐却没能正确回应选民期待,采取恰当的竞选技巧,而是保持一贯“舍我其谁”的高姿态,其个人形象、执政业绩和严峻的危机现实均不利于他争取连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萨科齐在2007年总统竞选中是以迎合多数选民期待来打赢选战的。
从历史上看,“左派”或“左翼”往往能够在危机时期赢得更多选民支持,因为“左派”或“左翼”传统上代表社会民主力量,在经济上更倾向于促进社会公平。“右派”或“右翼”代表保守势力,关注经济竞争力和企业主利益,但往往忽略部分民众利益,更倾向于在提高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基础上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所说,如果奥朗德能够顺利当选,他的幸运之处就在于,他是法国选民在危机时刻所要寻找的总统人选。的确,危机时刻,选民的期待将决定这场选举的最终结果。(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