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哈尔滨6月12日电 题:特写:见证中俄贸易变迁的中国老人
新华社记者 辛林霞 刘斐
从库页岛到明斯克,从索契到马加丹……今年已80岁的吕世堃跑遍了前苏联的东西南北,见证了中国与苏俄商贸的变迁。
吕世堃1932年出生在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1992年退休前任职于黑龙江省经贸部门,曾在多个中俄贸易洽谈场合担任首席翻译。
“我1957年从当时的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中苏经贸工作。那时的两国贸易往来很频繁,我走遍了苏联,很多苏联人没到过的地方我也去过。”吕世堃说。
资料显示,1950年4月中苏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定,当年两国贸易额就达到5.189亿卢布,到1959年增加到18.49亿卢布,达到历史最高峰,占当年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占苏联外贸总额的20%。
然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两国的贸易往来也全面退化。到1969年时,两国间贸易额降至2400万卢布。
“在那个时代,中苏之间的边境贸易基本就没有了,但国家间的贸易一直还存在,只是数量大幅下降。”吕世堃也暂时中止了他的中苏贸易方面的工作,甚至和许多苏联朋友也失去了联系。
1982年1月,国务院批转黑龙江省恢复地方边境贸易。
1982年4月16日,中苏两国对外贸易部门换文,确认黑龙江省与苏联远东地区继续开展边境易货贸易。
1983年3月30日—4月10日,苏联方面以全苏远东国外贸易公司总经理柯雷切夫为首的代表团,赴哈尔滨进行边境贸易业务洽谈,并与黑龙江省贸易公司签订了合同总金额为1912.9万瑞士法郎的进出口合同。
吕世堃正是这次中苏贸易恢复“破冰试水”之举的见证者,是这次谈判的首席翻译。自此,他在20年间出席过不计其数的中苏贸易谈判,“多的时候每月都有两三次谈判。”
吕世堃说,当时两国间的贸易结算都是以瑞士法郎作为基准,还不能以人民币或卢布进行结算。尽管现在人民币和卢布在内地仍不能实现自由兑换,但在边境地区这两种货币已经可以间接地自由兑换,这对中苏边境贸易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让吕世堃印象最深的一次贸易参展是1985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家用电器展览会。
“在那次展会上,苏联人第一次看到封闭了这么久的中国能有那么多产品,琳琅满目,都十分惊讶,”吕世堃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激动不已,“很多苏联人都追着问我有关中国的问题。”
直到现在,吕世堃仍会关注着俄罗斯的一切,也会在网上看俄语新闻。在吕世堃的眼里,中苏也好,中俄也罢,这么多年的贸易结构没有太大变化,俄罗斯仍旧需要中国的轻工业产品,中国也还进口着俄罗斯的原材料和能源。
“俄罗斯也开始调整经济结构了,或许以后的贸易结构也会随着发生改变吧。”吕世堃从新闻中读到了普京对俄罗斯经济的表述,也做出了自己的猜测。
2002年,吕世堃和老伴去了趟莫斯科,他说:“搞了一辈子中俄贸易,趁还能走动想再去看看。莫斯科变化不大,不过俄罗斯年轻人说英语的多了,大街上的外国汽车也比以前多了”。(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