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徐茂公 于 2012-9-23 09:55 编辑
吃,是一门大学问。常见的一些疾病,至少十有八九和饮食不当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对,会吃之人才能吃走疾病,吃来健康。
在崇尚“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历代皇帝当然更是“率先垂范”,始终把“饮膳”作为一件大事,每一顿饭菜都搞得津津有味。据《周礼》记载,周天子的膳食包括“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吃饭时还要有音乐,各种食物的加工不但精细,而且还要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气候的变化进行调节,对主、副食的搭配也有明确的规定,这一切都要由“食医”来决定。“食医”是我国最早的宫廷营养医生。据《周礼·天官》记载,当时宫廷医生已有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之分,食医排在首位,是负责周王及王后饮食的专职营养医生,可见周天子对食医的重视。 食医的最高处方配料原则是:“法无定法”、“因人而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是说,对象不同,宜采用不同方法区别对待;又因患者的生活环境有别,地域风土习惯攸分,气候寒热温凉有异,应采用就地取材、因时取材的方式,灵活处置,而不是盲目地、笼统地机械套用。运用五味相调相胜、五味入五脏等原则,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灵活处方,既不机械,又切实际。还要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经济负担的能力,社会物质的充实与匮乏,阴阳虚实的需要,天时气候的宜忌,精思熟虑,才能开出得当的食医处方。这种“天、地、人合一”的理论模型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是食医最精湛的立论,也是与近代营养学出发点不同之处。 当时食医对王室饮食的调配主要根据阴阳四时以及五行生克等理论,例如一年四季,都要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来调配食物。食医还负责各种食物的搭配,《周礼》说:“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蓏。”牛肉宜与稌,即梗米搭配;羊肉宜与黍米搭配;猪肉宜与高粱米搭配;狗肉宜与粟米搭配;雁肉宜与麦子搭配;鱼肉宜与蓏搭配,蓏即瓜类植物的果实。用肉类与植物类的食物搭配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对于现代也很有指导意义。 中国地理、气候条件万千,粮食作物种类繁多,自古中餐有“主、副食”之分,形成了以谷类、豆类和杂粮等为主食,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的膳食结构,这种模式流传至今,表明后人从实践中已经悟出这一理论是符合养生之道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保健,150年以前西方营养学创立以后,他们借助科学仪器测定食物的成分,并研究食物中营养成分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用来指导人们的膳食,无疑是科学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饮食养生保健的重要,食疗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大普及。医院有营养医师,药膳房有药膳师。宾馆、酒家有厨师,而各家各户都有主管操持饮食的人,他们所关注的不再只是“吃饱”,而是要“吃好”。所以眼下食疗已经普及到了每一个角落,再也不是天子王侯们膳食房和食医的专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