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上海12月17日电(吴振东)为什么有的乙肝患者会发生癌变,有的却不会?一项由复旦大学科研人员领衔完成的科研成果揭开了谜底:人的STAT4和HLA-DQ基因是乙肝患者罹患肝癌的关键易感基因。
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不久前在线发表了这一重大发现。该科研成果被认为“为控制乙肝癌变、降低肝癌发病风险以及最终战胜肝癌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战略方向’。”
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遗传所蒋德科博士17日表示,利用这一研究成果,可以开发肝癌的基因预警试剂,筛查肝癌的易感人群,从而提前对易感人群进行相应的综合干预和预防,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
12年来,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余龙课题组联系了中外30个课题组、66位学者开展协作攻关。收集了中国7个地区、总计1179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细胞DNA样本,包括5480例有乙肝病变的肝癌病例和6319例有乙肝病史但无肝癌的对照者。运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比对分析了两组人群的全基因组序列中近73万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最终在STAT4基因和HLA-DQ基因簇上发现了与乙肝癌变风险显著关联的易感基因位点。
专家介绍,STAT4基因位于人的2号染色体,可能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预警”作用。这一基因可调控人体内炎症的发展和肿瘤的生长。HLA-DQ基因簇位于人的6号染色体,主要功能是参与免疫调节,维持免疫系统的功能。
数据显示,肝癌已成为中国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每年约有新发病例35至40万。病史调查发现,中国肝癌病人中八成以上都有乙肝病史。
据了解,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等30余家中外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参与了此项课题研究。(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