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哈拉雷10月14日电综述:孔子学院在中津关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桥梁作用
新华社记者李努尔
“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发展到今日已不仅仅是担当传授语言技能,而且在推动中津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特别是文化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津巴布韦大学孔子学院新任中方院长刘秀岩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曾在国内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汉语推广研究所副所长的刘秀岩教授今年9月份刚刚到津巴布韦孔子学院上任。他说,“我有两个没有想到:一是没有想到津巴布韦孔子学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展得这么快,二是没有想到它在当地的影响力这么大。”
刘秀岩说,学院目前已有10名中方教师和两名当地教师,除了在津巴布韦大学内的汉语教学外,还在哈拉雷市另外两所中学、两所小学和非洲大学也开设了汉语教学课堂,尽管如此,还是满足不了热切希望学习汉语的津巴布韦人的要求。
他说,目前在津巴布韦已经有上千人在接受正规的汉语教育,汉语教育成为津巴布韦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外语必修课,每学期均有50人到60人选修汉语。虽然当地的中小学还没有把汉语学习纳入正规的教育,但是要求开设汉语课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中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中文歌曲,回家后教他们父母唱,他们的父母因此也要求学校报名参加汉语学习。
刘秀岩说,除了汉语课堂教学外,孔子学院目前在津巴布韦大学的校园内外中开设了汉语角、中国电影周、中国文化周、中国传统节日等一系列介绍中国历史地理和政治经济的文化活动,参加活动的当地人络绎不绝。他说,孔子学院汉语歌曲合唱团和中式礼仪小组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只要两国在当地举行一些重大活动,都能看到他们的光彩照人的身影,听到他们美丽动听的歌曲。
孔子学院津方院长马希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孔子学院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汉语推广的范畴,它在津中两国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中架起了一道坚实的桥梁。
马希利说,津巴布韦政府执行“向东看”的对外合作战略,无论是政府间还是民间,津中两国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交往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经济方面的交往促使许多当地人积极投入到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大潮中,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学院的作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在谈到孔子学院未来发展时,刘秀岩院长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队伍本土化,使汉语教学最终纳入当地大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建立起一支完全本地化的汉语教师队伍。”
经刘秀岩院长介绍,记者采访了不久前从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赫伯特-穆山圭,他似乎更愿意让人称他李开明,因为他自幼喜欢中国功夫影星李小龙。今年30岁的李开明说,“最值得我骄傲的是我成为津巴布韦历史上第一位当地人汉语教师。
李开明说,他的最大的愿望是在津巴布韦在首都哈拉雷以外的其他城市都开设汉语学校,让更多的津巴布韦人能够学习汉语。现在津中两国关系很好,学好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些当地人成为一些当地人成功与否的必备条件,但是当地人感到汉语很难学,我的任务就是要让当地人知道汉语不难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