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3|回复: 0

孔子学院,为世界捧出“中国读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9 02: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成都日报

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孔子学院,为人类文明图谱贡献了绚丽的华夏元素

孔子学院已不再是单一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而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文明使者

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了。从2004年世界上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已在大学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孔子学院的成立,就是塑造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其实,很多国家都把传播本国文化作为国家战略,比如法国1883年成立“法语联盟”,英国1934年成立“文化委员会”,德国1951年建立“歌德学院”,西班牙1991年创建“塞万提斯学院”,等等,不一而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孔子学院,在世界123个国家和地区内搭起新的平台,为人类文明图谱贡献了绚丽的华夏元素。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2011年,罗马尼亚一所孔子学院的院长奥普利安曾对世界语言格局进行分析,得出“英语持平,德语、西班牙语、法语下降,中文上升”的结论,并预言“中文将成为全球性语言。”仅2012年,就有英国、瑞典、爱尔兰、塞尔维亚等7个国家通过颁布政令、法令等形式,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增加到40多个。

梅花香自苦寒来,10年来的每一步前行都是充满着艰辛和坎坷的,每一天在世界各地都上演着文化差异与碰撞的故事,每一位孔院教师都被要求成为一部浓缩的中国读本……为满足全球化“汉语热”“中国热”的需求,孔子学院已不再是单一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而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文明使者,成为“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的平台。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十年寒窗,孔子学院不仅面对着在异国他乡“零基础”的成长问题,还得面对各种各样的诘难甚至妖魔化。作为一件新生事物,孔子学院在国外因官方身份屡受质疑。其实,夹带在这些质疑声中的,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不闻不解,更是盲目指摘中国威胁的误读误判。孔子学院在全球的深入发展,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不仅告知世人华夏民族“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和为贵文化传统,更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赢得了广泛的舆论支持。

今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亲笔致一个孔院分校成立的贺信中指出:了解和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增进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推动国家关系发展。这也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回首十年,中国给了世界一个惊喜;展望未来,中国还要带世界人民体验更为深广的文明之旅。据人民日报

孔子学院·资讯

全球多地举行“孔子学院日”活动

为庆祝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27日,北京孔子学院总部及全球各地的孔子学院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孔子学院日”活动。

北京孔子学院总部当日举办了首个“开放日”活动。在示范课堂上,每个人都可以体验一次孔子学院的教师,给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人教授汉语。“中西方绘画”等文化讲座,以及泥人、剪纸、戏曲等文化活动也吸引了大批外国友人前来体验。

当地时间今天清晨,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的奥连特尔湾岸边,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以传统的日出仪式开启了“孔子学院日”活动。毛利人面向太阳,唱着颂歌,迎接新的一天。

此外,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和肯尼亚等地的孔子学院也举办了图片展、文艺演出、传统文化互动等活动,英国、美国、巴西等地也会在当地时间27号举办“孔子学院日”活动。

从2004年创办至今,全球范围内有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到上百万人。10年来,全国共选派5万名教师及志愿者,帮助各国开展汉语教学。在孔子学院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从10年前的不足3000万人快速攀升至目前的1亿人。据央视

孔子学院·故事

三位“孔子学院”奖学金获得者的中国故事

汉语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9月27日,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启动仪式在孔子学院总部举行。为了帮助在京中外朋友近距离了解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总部还在当日举办首个“开放日”活动。活动当天,一个讲述中国故事的环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在这些讲述者身上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让我们一同聆听来自埃及、塔吉克斯坦、韩国三位女孩的中国故事。

黛玉:愿做一个孜孜不倦的文化使者

“虽然我力量微薄,但我愿做一个孜孜不倦的文化使者,致力于中埃之间的文化交流。”埃及女孩黛玉认真地说道。

黛玉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她很喜欢中国文学,最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因此给自己取的中文名字就是黛玉。

爱上中国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黛玉说:“那时我看到了一些来自中国的电影,深深迷住了我。从那以后,我认识了李小龙、成龙,慢慢地爱上了中国电影,也爱上了中国。”

正因如此,她选择中文作为她的大学专业。黛玉说:“在这四年的学习中,汉语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它不仅带给我丰富的知识,还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无数欢乐。”

“也许是我对汉语的热情打动了神灵吧。”黛玉说,就在前不久,我获得了来中国学习的机会,终于能够零距离认识中国、感受中国。

“文化交流不是单方面的,必须通过双方的互动与沟通,才能增进互相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以和为贵’,而正是这样一种思想在促进各个民族团结与融合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黛玉说。

米娜:希望写一本关于中国的小说

“学习汉语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大门,希望毕业后,不管在哪里工作都能与中国有联系,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想写一本关于中国的小说。”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米娜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第一次接触中国是在米娜17岁的时候,她跟着姑妈到中国旅行。自此,她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国家。2011年,米娜成为福建师范大学的进修生。

2012年,她获得孔子学院总部主办的“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冠军,并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进入北京大学攻读硕士。

最让米娜激动的是在两星期前,习近平主席访问塔吉克斯坦时,放假回到家乡的米娜成为了国家汉办主任许琳的翻译。米娜说:“我为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两国交流出一份力而骄傲。”

米娜说,感谢孔子学院为各个国家希望学习汉语的青年人搭建这么好的平台,架起中国人与其他国家人民之间友好交流的桥梁,让许多像她一样热爱汉语的人,有机会追寻汉语梦想。

郑霓瑟:做一名称职的汉语老师

“未来的两年时间里,我希望过得更充实,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汉语老师。”在韩国经历过一次授课挫折的郑霓瑟说。

郑霓瑟曾在韩国学习3年汉语。通过孔子学院的奖学金,2012年在天津大学学了一年汉语。“毕业之前,我认为当汉语老师能让我快乐,也感觉有意义。”郑霓瑟说,回到韩国后,通过几次面试我成为了一名汉语老师,练习发音、声调,研究教材的语法,还练习在白板上写字。

“即使这样准备,我也忘不了第一次上课时的紧张,虽然我一共学了4年汉语,但是我没有教过学生。”那天,郑霓瑟没有很好地完成那堂课,有学生投诉她讲得一塌糊涂。

在这之后,郑霓瑟备课更加仔细,虽然没有再接到投诉,可她的心里却打上了一个大问号——现在的我真的能当他们的老师吗?“因此我决定再次回到中国读对外汉语,两年前来中国的时候,学习中文是为了吃饭,现在我的主要目标是为了给他人教汉语而学习汉语,研究汉语。”郑霓瑟说。据新华社

孔子学院·访谈

中国大学校长眼中的孔子学院

在文化碰撞中

推动民族文化的自省自新

韩震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大学除了传道授业、科学研究之外,也要承担起振兴民族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任务。高校在践行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使命的同时,也促使自身人才培养、教学科研面向社会实际,从而“接地气”“长实学”。

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高等院校践行自身使命、实现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是高校的历史任务和必然选择。在孔子学院这个平台上,中国高校阐释民族文化、研究跨文化对话方式,在文化碰撞中推动民族文化的自省自新。孔子学院建设为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国际化拓展了边界、拓宽了视野。中国高校置身于国际舞台,深入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汲取现代教育理念经验,寻找跻身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机会。

孙玉华 (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

孔子学院分布世界各地,通过学院的课堂和我们教师、志愿者的日常行为、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国外的民众会重新理解中国,重新认识中国人,他们会发现中国人热情、勤奋、善良和友好。

孔子学院十年的发展之路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孔子学院不仅是海外汉语教学网络的中心基地,深化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孔子学院所在的当地社会不仅把它作为学习汉语的场所,更作为近距离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和与我国进行教育、文化、经济、贸易等交流合作最前沿、最便捷的平台。

李岩松 (北京大学副校长)

不同文明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但文明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文明的冲突。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包容、沟通,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借鉴,要取长补短,实现创新升华。

今天,地球越来越小,世界越来越平,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必须和平共处,平等对话,坦诚交流,建立相互信任与尊重,这样才可能构建起更加和谐的国际新秩序。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主张,孔子学院的发展正是这一主张的生动例证。

历史上有过很多次语言的对外输出、语言版图的扩展变迁,但往往伴随着战争、征服、殖民,而孔子学院代表着新型的、和平的、平等的语言交流方式,这样的交流理念与方式,也将是国际新秩序的基石之一。

裴钢 (同济大学校长)

在与国外承办方共同推动孔子学院发展的过程中,同济大学一方面致力于整合校内与孔子学院发展相关的资源和力量,另一方面广泛联系企业、社会以及其他高校,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格局。

在海外,德国大众总部、韩国三星集团、日本日立集团、东芝集团等都与同济在当地的孔子学院建立了联系与合作关系。多元化既确保了资源和力量的可持续性,也增进了社会各界对孔子学院的理解。2011年,德国汉诺威孔子学院在虹口区外办、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德国诸多社会团体的配合,在德国若干城市共同举办“犹太难民与上海”展,吸引大批参观者。此次展览也是审视孔子学院在增进国际理解教育方面作用的良好机会。

张荣 (山东大学校长)

目前,进入海外高校的主流教育体系是孔子学院重要目标之一,而专业和学术支撑是进入主流教育体系的基础。

山东大学历来就有“文史见长”的深厚学术传统,并致力发挥“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的地缘优势,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文化的传承创新。在孔子学院总部的指导下,建设集文化体验与教学、人才培养与培训、理论探索与研究于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体验基地;在孔子学院的课程设置、师资建设、项目研究等方面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资源,提供中国文化的传播以及研究等方面的有力支撑,如根据海外孔子学院年度计划,遴选专家赴外讲学等。

晏世经 (四川大学副校长)

孔子学院使中国的对外传播更为有效。孔子学院与我国社会文化和所在地的社会文化具有最正当、最自然的联系,她不仅可以以特色鲜明的教育资源和所在地群体互动,还是中华文化与所在地文化交融的有机结合体。孔子学院有助于我国扭转文化贸易逆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世界各国希望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汉语热”,但汉语言的教学还没有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世界市场和重要的文化贸易项目。所以,充分利用孔子学院在文化交流合作中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将有助于扭转中国文化贸易在世界中的劣势,促进中国文化贸易大发展。据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3-29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