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袁全 贾钊)“Paddle ready?Go!”(准备好了吗?走!)
一声令下,十几名船员便跟随着船头的鼓点,奋力向前划动自己手中的船桨,水花四起。
这并不是什么龙舟比赛,而是“北京龙舟人”每周组织的划龙舟活动。自2002年成立以来,每到夏天,这个由龙舟爱好者组成的俱乐部,周三和周六都会在后海湖畔训练,风雨无阻。
到现在,俱乐部成员超过60人,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在活动中彼此都以外号或网名相称,平均年龄30岁。
“几乎每次训练都会有新面孔加入。”一位叫“Julia”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现在是“北京龙舟人”的教练,每次下水前,她都会耐心指导新人划桨动作。
据介绍,“北京龙舟人”最初是由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加拿大华裔创建。他在国外时就是一名龙舟爱好者,来到北京后,却发现身边的中国朋友几乎没有人玩过这项传统运动,于是便联系中国龙舟协会,申请场地,亲自指导朋友们学习划桨。也正因此,最初的“龙舟人”成员大部分是外国人。
Julia坦言,她10年前加入时甚至还不知道“划龙舟”为何物,参与目的就是为了练习英语口语。但渐渐地,她爱上了龙舟,从一个不会划的“外行”,成为队中“元老级”的核心人物。
“龙舟人”拥有4只龙舟船,训练前Julia都会在每只船上安排10到12名划手,一名鼓手和一名舵手。
“杏鸥”就是队伍里的一名全能选手。她告诉记者,常规龙舟赛的赛程是500米,而他们每次在后海的训练能达到5000米。
12年来,北京龙舟人在全国参加了很多比赛。今年端午节将至,“龙舟人”又开始备战新的龙舟赛。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逐渐被理解成纪念屈原的节日。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屈原故里,龙舟比赛是一项备受瞩目的活动。但有点尴尬的是,很多人把它当作一项门槛很高的专业运动,较少参与。
“龙舟在国外很流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团队创建之初有很多外国朋友。”Julia说。
近年来,龙舟运动被誉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水上运动之一。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龙舟协会统计,过去五年,仅澳大利亚划龙舟的人数就增加了70%。
然而,水域限制和较少的专业指导可能让这项传统运动在中国,特别是干燥的北方城市变得遥远和陌生。
但杏鸥认为,像“北京龙舟人”这样的“草根”运动俱乐部,可以把这项运动和普通人的距离缩短。
杏鸥说,十几年来,“龙舟人”成员不断变化,老队员结婚、出国等,没有时间参与训练,但新朋友也源源不断地加入进来,俱乐部每周两次的龙舟运动从未间断。
Julia告诉记者,10年划龙舟对她最大的改变是在心态上。她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开放,随和,更关注身边人的感受。
“要想让龙舟划得快,你就需要感受别人的气息和动作,然后调整自己,这点同样适用于我的工作中。”(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