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4|回复: 1

中国楼市降价 维权是业主耍流氓 为何买房不能赔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4 20: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二儿 于 2011-10-24 22:07 编辑

 来源:网易


  导语:近日上海多处楼盘降价销售,致使曾经高价入场的老业主房屋市价瞬间蒸发几十万,因此多处楼盘业主开始打砸售楼处。说到底,如此维权本质是在耍赖,股票投资赔了钱自认倒霉,凭什么买房不能赔钱?

  



  


  


  房价下跌,业主打着维权旗号围攻地产商的事件近两年来时有发生。



  

  理由一:依据同区位同户型楼盘价格前后不一求偿


  难道“随行就市、买卖自由”的市场原则已成往事?

  老业主对于降价感到愤怒、委屈的原因常常是“同一区位、同一户型、同一栋楼的房子,相隔几天时间便大规模降价。” 通过此类对比产生的差价,老业主要求地产商来补偿。 但事实上,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仅限于开发商保质保量售出房产,业主以定价支付,未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并不在合同约定范围之内。房屋买卖合同是甲乙两方签署,只对双方有约束力,只涉及双方的权利义务,而与第三人无关。

  有开发商曾在此类降价维权纠纷中打了一个极端的比喻,“不要说降价,就是开发商把房子全部送人,也是他的权利,与卖给老业主多少钱没有关系,这是由合同的相对性决定的。”这类合同其实与购买民航机票一样,同一架飞机上,有的人出了全价,有的人是三折,出了全价的人不能因此指责民航欺负消费者。

  


  


  前几年楼盘持续涨价,有的楼盘一次提价就可以达到20%,业主也从来没有将溢价部分还给开发商。



  

  理由二:以信贷政策调整适用“情势变更”为由求偿


  难道政府调控的责任也要开发商来扛?

  因信贷政策导致开发商不惜以量充价,降价楼盘成为观望者利好的同时,老业主则认为他们购房成本和未来支付风险相对增加,希望以“情势变更”为由解除房产合同。但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明确规定“客观情况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才适用于情势变更原则。房地产价格受市场或政策影响而波动明显属于商业风险范畴,不适用于情势变更。否则,股民也能以股票下跌为由向证券公司提出维权索赔。

  



  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楼盘大幅降价,多名业主与开发商对峙的维权事件,甚至引发流血冲突。



  

  理由三:以楼盘涉嫌虚假宣传为由求偿


  难道你买的是宣传不是房子?

  买房人经常听到售楼员忽悠:“赶紧买,没剩几套房了,下期还要涨价”,也有售楼员信誓旦旦地保证:“房价真降了给您补偿”。尽管这类过分夸大的不实宣传在道德上有瑕疵,但不进入合同就无法作为虚假宣传甚至欺诈业主的证据。老业主依据这些“口头支票”向开发商求偿,并不会获得法律支持。

  工商部门曾三番五次提醒消费者,“目前房地产虚假广告投诉中,99%存在取证难的问题,购房时要提前保存证据。”实际操作中,除非有录音,证明开发商曾承诺房价下降可退房或给予赔偿,才可起诉开发商违约。否则,开发商无论遇到哪种情况降价,都无需对已经购房的业主进行补偿。对于购房者愿意相信的那些“甜言蜜语”,唯一生效的办法只能是将其写入合同

  


  


  虚假宣传、恶意捂盘等违约现象发生,业主才能要求房产商赔偿



  

  理由四:以“补差”楼盘先例为由求偿


  难道楼价上涨时你愿意“补差”给开发商?

  2008年楼市降价时,有中小地产商顶不住压力,为了推销后续积压楼盘,曾公开承诺向高价购房者补偿差价,于是一批“补差”楼盘在成都、深圳、上海等地出现。有业主据此认为既然业内有其他地产商主动补差价的例子在前,他的求偿要求也应该得到支持。但实际上,开发商采取给付一定利益,以安慰客户的做法属于自主处分财产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法律责任或者合同义务要求开发商一定要这么做

  

  理由五:以楼市定价机制不透明为由求偿


  难道你消费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定价机制透明”的?

  在土地财政备受诟病、税收及行政管理制度尚待改善的情况下,将楼市定价不透明的责任归结到地产商头上,显然是找错了对象。地方政府参与行业价格制定与利润分配,以及利用招拍挂抬高地价导致房价虚高,无法给后市流出余地,这都不是地产商能自己说了算的。反观维权业主动辄将售楼部当作战场,把协商搞成血案,保安与业主互殴,轿车被砸,非法聚集堵路,这类破坏契约精神,扰乱社会秩序等暴力行为也无助于楼市价格清晰透明。

  



  


  


  降价赔偿已经成为房产商卖房噱头



  

  每个人都不能以自己是不成熟的投资者为由,向社会要求赔偿


  本质上说,买房和买股票、买汽车没有任何区别。股价下跌,股票会赔钱;新车上市,旧车型会降价,买了旧车型的人可能也会“赔钱”。人类社会从有“买卖”这件事那天开始,就是有赔有赚。2008年金融危机,欧美房市大跌,底特律南部一处别墅的价格以1100美元的价格进行“跳楼大贱卖”(金融危机前售价6.5万美元)。退一万步讲,房价损失也轮不到地产商去承担。人们可以指责金融机构放纵房地产泡沫,可以指责政府监管不力,但从没见过欧美有人为了房价去找地产商维权。

  倾半生心血买一套房,倒霉成为接盘最后一棒的业主并不值得同情,因为他们从头到尾都在坚持“房子买了就赚钱”的思维方式,对近几年房价一路猛涨背后的风险缺乏预警,才产生了这轮降价之后的心理落差。他们口中所谓损失的产生就是资本与货币市场的必然规则,不能以自己当初的错误为由向开发商要求赔偿。

  


  


  市场相信的规则就是交易、挣钱、法律、惩罚,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才论道德。



  

  买房不能赔,赔了就去闹,本质上就是敲诈,开发商更有资格维权


  许多自称因降价遭受损失的老业主在维权时拉开“开发商身上应该流淌道德血液”的横幅,认为此前的高价是开发商赚了黑心钱。但在市场规则的背景下,对开发商的道德要求不可能是给天下寒士送房子的社会道德,而是遵守市场价值规律的商业道德。在商言商,楼盘的价格随行就市,只要没有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没有短斤缺两、欺行霸市就是最大的道德。

  买房不能赔,赔了就要去闹,本质上就是敲诈。购房合同不是卖身契,没有人强迫业主去签,合同本身也不是格式条款,即便有格式条款,也可以实现进行法律咨询或者事后去走打官司诉讼的渠道。本着自愿原则签了合同在先,主动单方面撕毁合同在后,这难道不是恶意违约敲诈吗?这维权难道是在维护随便撕毁契约的权利吗?难道不该是被撕毁合同的开发商更有维权的理由吗?

  



  温州地下借贷导致金融崩盘,政府救市时大家都在说谁参与投机谁自己负责,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不能用在房价的涨跌上?难道房价损失是损失,温州那些赔钱的投机客损失就是活该?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二儿的微博
发表于 2011-10-24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 0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