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lanyou 于 2013-10-26 15:54 编辑
当2013年10月10日星期四得主名字公布后,又恰逢观枫末期的感恩节长周末,星期五又是多伦多地区中小学PA Day。于是,走走聊聊便将观枫和向大师致敬设计为假日的主轴。也正是寻找相关信息时,本人发现了很多国内外中文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重大错误“芒罗出生于渥太华”,并在加国无忧发文“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生于渥太华吗?”。这个错误是源于维基百科中中文版的错误,所以不要迷信维基百科中文版的内容,类似的小错很多。
原本计划在2013年10月11日星期五的Beaver Valley赏枫结束后,继续绕道前往Clinton的。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路下来已没有多余时间。只得周日专程而至。可是,又让走走聊聊非常担心天气。周日一早,从多伦多出发,一路或是秋雨潇潇,或是倾盆大雨。当经过Kitchener到达莎士比亚戏剧小镇时,看到早早到达的同胞们一长溜撑着雨伞漫步街头时,心情更是复杂。结果是虚惊一场,来到200公里外的Clinton时,没有雨,只是多云。
这是一个标准的南安大略小镇,是Central Huron市府驻地。
不大的商业中心就位于交通干道交汇的五叉路口。
从建筑的式样和外饰来看,许多店面房应该有些年头了,很有古朴雅致的感觉。
其实,Clinton的历史在加拿大已属不短,始于1831年Jonas Gibbings, Peter和Stephen Vanderburg到此清地定居;然而要到 1844年William Rattenbury建厂后才获得快速发展,并设为村子。
早期叫”Rattenbury Corner”;Peninsular War期间Sir Henry Clinton用自己名字命名了小镇。
Town Hall一角:
图书馆:
Town Hall和图书馆非常漂亮,所组成的小广场树有战争纪念碑:
街头有描绘小镇历史的巨幅壁画:
描绘了小镇旧日的惬意生活:
最特别的是,被称为雷达之乡的小镇,在街头展示着一座巨大的雷达天线,这曾为RCAF Station Clinton在二战中所用:
在访客中心的花园里有一个微型火车浮雕:
这就是著名的The School on Wheels,一所列车上的流动学校,曾为许多无法入学的孩子提供教学,退役后就永久陈列在此。
在街头闲逛,自然是要寻找爱丽丝的住所。
然而,就是连访客中心的服务人员也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不愿告知,那就不清楚了。有篇报道写到:Nobody in Clinton knows who she is, she said, “or if they do, they’re a little embarrassed”。但是,也有报道说,她喜欢过隐居的生活,很少接受采访。
爱丽丝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隐居在小镇,很少与媒体接触,更不愿意公开自己的住处。直到2004年接受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时,她才第一次对自己走过的人生,家庭,写作,以及生活的环境作全面的对话。当时,所有的工作都是在西边不远处的市镇Goderich进行,因为记者住在这里。只是在最后一天才临时起意,要在家接待记者,并匆匆去采购食材。可见其对自己居所保密考虑之深。
爱丽丝家院子:
不过,走走聊聊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人。虽然找不到任何一张爱丽丝居所的照片,但隐约记得有记者写过,其住所是一座19世纪的平房,在一条死路上,园子后面就是铁路。于是就拿着地图驱车筛查。开开停停许多次,没有结果。这时,人迹稀少的小镇有一座房子的门打开了,便急忙停车趋步上前相问。当知道是要知道“女作家爱丽丝”的家时,女主人很热心地指点了路,并再三强调“白色”和“平房”,还不忘问我来自何处。走走聊聊多说一句,中文媒体在新闻里几乎都称作家为芒罗,也许是为了名字和人的对应更确切,但是在克林顿,遇到的人都是喊她为爱丽丝,所以,在正式发表时,走走聊聊将题目取为“漫游爱丽丝仙境”。当然,这个爱丽丝不是童话中的那个。
爱丽丝居所:
继续聊。来到目的地一看:死路尽头恰是铁道,不过有两座白色木屋是Bunglow。一座太过简陋,前院也堆着杂物,还停着辆皮卡,显然不符合独居高龄女作家的身份。另一座,敞开式车库没车,前院和屋子外观非常整洁,不是这个是哪个?虽然找不到邻居确认,还是咔嚓咔嚓猛拍一阵。正当心满意足走向车子要离开时,木屋的狗叫声让我有点清醒。从未有文章提起爱丽丝家的狗,况且如今爱丽丝在BC省居住,狗总不会长时间空关在家吧?便带着疑虑问起在转角草地扫落叶的瘦长男子:那是不是爱丽丝的家?男子似乎早就等着我上前:我远远走去时,就停止干活看着我;我结结巴巴相问没结束时,就脱口一个“No”,并且双手捧着耙子,头朝着自己身边的房子说“是这个”:
走走聊聊不觉从心底滋生起最后成功的喜悦。经许可后,便把房子的前后及园子拍个够。汉子问我要不要移开他的Van时,走走聊聊说不麻烦,这车在照片中露了一红角。因为不是狗仔,只是人文旅游爱好者,所以我没有问这男子的身份(估计是看家的),更没有请求登堂入室。除了闲谈了几句爱丽丝荣获诺贝尔奖的“Big News”外,这位男子还说:女作家还是常住这里,去维多利亚只是Visit她的女儿,因为那儿冬天暖和。下图也是爱丽丝家院子:
说真的,这栋位于十字路口,有着阁楼的假平房,要我自己找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的。不过再想想,这不华丽却精美的房子才该是爱丽丝的仙境。况且后院很大,一直到铁轨。园子里非常整洁,草地,高高的树,还有一些形状古怪的雕塑,包括一个涂色的浴缸。网上有一张照片,是高龄的爱丽丝坐在铁轨上,这其实不是刻意的寻景摆拍,而就是在自家的园子边:
这屋是她的丈夫Fremlin出生和成长的地方。70年代中期,爱丽丝在西安大略大学任驻校作家时,两人坠入情网。76年结婚后,他们便移居Clinton镇郊的农场;后来又搬来镇里,为了照顾丈夫年迈的母亲。这是爱丽丝的第二段婚姻。
曾有记者描写过爱丽丝住所的内部:The inside is comfortable but unfancy and almost defiantly unmodern. In the dining room there is even a portrait of Queen Victoria, along with a dictionary stand and various bric-a-brac collected by Ms. Munro’s mother. Mr. Fremlin, a retired geographer and editor of The National Atlas of Canada, had his own office, but Ms. Munro writes — or wrote — in a corner of the dining room, at a tiny desk facing a window that overlooks the driveway。
看来,爱丽丝是在餐厅的角落里写下了许多名篇。就是上图所示的书桌和书架,也非常简陋。不过,她从没抱怨过,因为喜欢这氛围,就象喜欢这南安省的乡镇。她曾对记者说过: To me, it’s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 in the world(对我而言,这里是世界上最富情趣的地方)。
注明:除爱丽丝居所室内照片来自网络外,其它均为本人劣质原创。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纸质和新媒体上发布的有关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Alice Munro的家的外景和院子照片,为独家的。
图文发表于本周星岛日报旗下“加拿大都市报”和“星岛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