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旧金山11月15日电随笔:信息加速 国际文化传播更应均衡
新华社记者毛磊
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遇刺身亡。路透社驻纽约记者将稿子扔上跨大西洋邮轮,再通过电报由爱尔兰传至伦敦,成功在欧洲媒体中夺得首发。路透因此声名大振,但消息见报距林肯遭刺杀已过12天。
2011年10月,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因病辞世。消息数秒钟之内就传遍全球,网络即时信息井喷而出,世界各地网友发送的微博一时间高达每秒6000条左右。
百余年来,信息传播的加速令人瞠目,各种文化与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因而更加频繁。如何避免国际文化传播不均衡、不平等的现有格局随信息加速而强化,这是一个应当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的课题。
以国际传播结构为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发布的有关文化多样性《世界报告》指出,全球最大的几家多媒体和跨国文化企业均集中在发达国家。报告指出,虽然新媒体使文化内容的传播更加便利,为跨文化对话提供了更多机会,但全球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不平衡,信息技术领域横亘的“数字鸿沟”等,仍对国际文化传播构成限制。
不仅如此,发达国家围绕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美国政府今年5月推出《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政策文件,意欲扩张其在网络空间的总体优势,将自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与其在网络空间的利益诉求捆绑在一起,向世界“打包兜售”。显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加紧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硬实力,进一步扩张文化软实力,以强化其信息传播和文化输出优势。
纵观历史,人类传播科技曾有多次重大革新,每次进步都让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手段更便捷。信息是文化的载体,信息传播的加速意味着文化传播的加速。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原本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当此“加速”时代,如何在以开放胸襟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的同时,努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避免国际文化传播进一步失衡,这一挑战已在眉睫,不容回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文明因多样而美丽,因交流而充满活力。使国际文化传播更趋平等、均衡,事关地球村共同福祉,意义重大。(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