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0|回复: 0

“红肉致癌”到底可不可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 07: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肉致癌”到底可不可信

“红肉致癌”到底可不可信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宣布加工肉制品为“致癌物”,并将生鲜红肉列为仅次于前者的“致癌可能性较高”食物。结论一出,犹如大半夜楼上抛下一只靴子,突然惊醒楼下梦中人,全球舆论一片哗然。

  拍手称快的是那些压根就“没睡着”的人——素食主义者和动物保护主义者。法国就有这么一位——曾被比作“法国玛丽莲·梦露”的著名影星碧姬·芭铎。在芭铎看来,世卫组织下属研究机构敢于揭示过度摄入肉类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具有非凡勇气。81岁的芭铎已经吃素超过40年,她说,如果人们能对这个问题稍加思索,就可以降低肉类消费,从而减少对动物的杀戮。

  最着急上火的莫过于从“梦中”惊醒,甚至担心饭碗都可能连带被砸的人。多国肉类或畜牧业机构负责人站出来质疑研究结果。中国肉类协会负责人认为这个报告“不慎重、不客观、不科学”;北美肉类协会质疑参与专家的诚信度,认为他们“为得到结果而调整统计数据”;法国乡村市长协会干脆回击“蠢话才是致癌物”,指责调查结果是危言耸听。

  一边是国际权威学术机构的报告,一边是各国的“本土化”解读,意见不一,反倒比调查结论刚抛出来时更让人迷惑。其实,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无论结论是如何论证出来的,也不管行业内如何争辩,这些并不重要。公众最关心的是,“红肉致癌”的说法是否靠谱,以及今后还能不能愉快地吃肉了。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营养与饮食学教授汤姆·桑德斯说,不管怎样,食物并非像烟草一样——我们总归要吃点什么。烟草有害健康,我们可以不碰,但是,对于加工肉制品和生鲜红肉说“不”,终归有难度。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只“靴子”还会被抛出来?成立于1965年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主要任务是支持有关癌症的研究并推动相关国际合作。在发布评估结果之初,该机构就已言明,其目的在于有力地支持人们控制肉类摄入量的公共健康建议,促进各国政府和国际管理机构进行相关风险评估,并提出更好的饮食建议。

  一靴落下,必有回响。各路营养学、医学专家立刻成为媒体围追堵截的对象,从实验室被带到公众讲坛前,进行科普教育。“万物皆有毒,关键看剂量”“少吃红肉,多吃水果蔬菜”等各路解读,在媒体、坊间迅速扩散开来。

  从目前的传播效果来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这一饮食建议,已得到公众、政府、媒体以及相关产业的严肃对待,取得了一定效果。通过专家和媒体解读,大家对致癌物与致癌风险之间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认识。但发人深省的是,这个科学话题带给公众的困扰,可能在短时间内都难以消除。其中所反映出的科学机构与大众习俗甚至是商业利益间的矛盾,也令人深思。

  无论是权威机构还是行业团体,或是大众传媒,其最终服务的对象还是公众。因此,信息发布需要站在大众的角度,明智地选择时机,采用一种普通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并保证客观平衡。如果仅是简单地把结论抛给大众了事,却没有给出具有服务性的解释和说明,很有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传播效果。

  比如这一次,权威机构是不是应该在宣布肉类致癌可能性较高的同时,再详细解释如何摄入肉类和其他食物才是科学的方法?行业团体能否在维护自身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坦诚正视问题并为公众提供合理建议?大众媒体能否别一窝蜂地追求新闻爆炸效应,而多一些理性分析?

  既然“靴子”终要落下,能不能落得有理有据呢?
     来源:新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7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