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膏方让女性永葆青春
中医膏方俗称“膏滋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膏方不同于其他补药、补方,它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且膏方服用方便,便于保存。冬令季节适合进补,中青年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适时进补膏方,可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青春永驻。
中年女性更需调理
人的一生从胎儿形成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女性根据其生理特点可分为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6个阶段,这些变化体现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的生理过程。其中性成熟期是指卵巢功能成熟(性激素周期性分泌及排卵)的时期,又称生育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此阶段女性统称中青年女性,生殖器官及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女性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特点也在此期体现的最为明显,中医学认为经带胎产乳产生机理以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为核心,是脏腑、天癸、经络、气血与胞宫协调作用的结果。
中青年女性经历着肾气由充盛到衰退的过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故中青年女性的自我保养很重要。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快,中青年女性在承担一定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生儿育女、照顾家庭的责任,长期的劳累与压力容易使中青年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通常指在医院检查化验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畏寒怕冷、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可见面色萎黄、月经不调、头发脱落早白等。此时,膏方的调理可以很好地缓解上述症状,使女性面色红润、手足温暖、精神振作、纳食馨夜寐安。
调理一 补益气血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五音五味》云:“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女科百问》指出:“男子以精为本,女子以血为源”。《普济本事方》也云:“盖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主。男子精盛则思室,妇人血盛则怀胎。”故中医学认为“女子以血为本”。“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故补血同时不忘益气,如朱丹溪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膏方长于调和气血,保持气血的畅通,可缓解女性疲劳,改善面色萎黄、黄褐斑等。
调理二 疏肝养阴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凡女子以肝为先天,肝阴不足,相火上燔莫制,根本先亏也,急养肝肾之阴,不失延久之计。”“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易于怫郁,郁则气滞血亦滞。”《女科经伦》曰:“妇人以血为本,妇人从于人,凡事不得行,每致忧思忿怒,郁气思多。”临床常见女性情绪波动大,易郁易怒,所欲不遂则抑郁不乐,甚至悲伤、自泣。故对中青年女性的调养,当谨记以“肝气调达”为要。
疏肝并非简单理解为单纯应用大量疏肝理气行气之品,对于肝郁实证,见胸胁满闷,精神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者,以疏肝解郁为主。对于肝木乘脾,见乏力倦怠,食纳不佳,面色晦暗者,以疏肝健脾为要。肝藏血,血为阴,肝体阴而用阳,故疏肝不忘养阴。膏方配以疏肝养阴,健脾行气之药,缓解女性抑郁、压力大所致的情志不遂、纳寐欠佳等。
调理三 补肾养心
《傅青主女科》一书中特别强调肾的重要性,从月经、种子到妊娠,如“经原非血也,乃六一之水,出自肾中”,“经水出诸肾”。“胎之成,成于肾脏之精”。“逐月养胎,古人每分经络,其实均不离肾水之养,故肾水足而胎安,肾水亏而胎动”。
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膏方中调补肾的阴阳即可调补全身阴阳平衡,使“阴平阳秘”,月经调,手足暖。“心者,君主之官”,藏神,主神志,心神不宁,表现为失眠、多梦、神志不宁;心肾不交,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可于腰膝酸软、耳鸣、健忘同时见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等虚热表现,且妇女易心血亏虚,故膏方可重补肾养心,调理脏腑。
来源:中华中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