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24|回复: 0

"一带一路"媒体论坛:筑牢情感带 夯实合作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6 03: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AIN201607261130000328650313108.jpg


  7月2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八届10+3(东盟与中日韩)媒体合作研讨会上,来自各国媒体的评论员共聚一堂,共商媒体评论合作的新路径和新方式。人民日报社的任仲平团队、国纪平团队等首次集体亮相,引发国际舆论“围观”。

  序曲奏响,大幕开启。今天,以“命运共同体,合作新格局”为主题的2016“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放大论坛“乘数效应”

  顺应变化,切合需求,把内容做实,让形式更活,做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一直是论坛的不变追求。持续创新,不断超越,使论坛影响的“乘数效应”日益显现。

  今年5月,来自境内外30多家媒体的50多名记者进新疆,分赴天山南北六个地州,开展“中外记者走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主题采访活动。

  “新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缩影,我们从新疆的发展和变化能看出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决心,也让‘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对未来的合作和发展更有信心。”伊朗国家声像组织电视台记者阿里雷扎说。

  近年来,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联合采访越来越多。无论在中亚还是南亚,无论在欧洲还是美洲,越来越多的媒体表达了联合组织“一带一路”采访的意愿。

  论坛传出的声音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呼应。“中国的方案是通过经济利益能够融合世界的唯一解决方案。”美国前参议员麦克·格莱弗尔在联合国将“一带一路”计划称作“一条走向和平之路”。他说,重建“丝绸之路”的创意能够把亚洲和欧洲从经济上连接起来。“用经济联系推进和平发展,这一计划让人兴奋。”

  意大利前总理罗马诺·普罗迪表示,“一带一路”构想不仅仅属于中国,目前已逐步成为全球性计划。这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责任度将是今后世界发展的关键。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拉吉夫·兰詹·查图维迪说:“这一构想无疑会拓展中国发展空间,其溢出效应将帮助亚洲乃至更多地区抓住机会转型。”

  开通合作“网上丝路”

  今年7月24日,“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官网在人民网正式上线。此前的2015年12月,人民日报社旗下环球网开办了“一带一路”频道,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两微一端”、环球时报等也开辟了专题版块和栏目。在传播数字化时代,论坛运用互联网优势,搭建起“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经济的“合作之桥”。

  “由于缺乏经验,加上信息不畅,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曾经不时出现人财两空结局。企业需要国家作为后台,帮助解决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媒体合作能够为企业出海创造更好的政策、法治、人文环境。”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说。

  本届论坛突出强化了沟通市场信息、促进资源整合、服务经贸交流、推动产业对接的功能,经过多边磋商,将形成六大成果:一是正式上线多语种的“一带一路全球媒体协作网”;二是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媒体联盟”;三是联合推出“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多语种服务云平台”,实现全媒体传播,提供交互化翻译;四是设立“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秘书处”,负责落实双边和多边媒体合作具体事务;五是适时启动“一带一路”多国跨境联合采访,邀请沿线国家媒体参加,数路并发,多国联动,横跨亚欧非,覆盖多领域;六是出版《丝路华章》文献汇编,将以中、英、法、俄、西、阿六大语种在全球发行。

  架起民心“情感热线”

  作为论坛的务实成果,今年的“俄中边界——和平与合作的边界”联合采访,在紧紧相拥和泪光闪动中圆满完成。

  7月5日,结束中俄主流媒体联合采访的中方记者一行17人,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启程回国。当中方记者踏上前往机场的大巴时,俄罗斯独立电视台记者伊利亚·费多索夫拿出一把吉他,望着已经上车的中国朋友,开始弹奏。15名俄罗斯记者动情地列队唱起送别的歌曲,祝福大家一路平安,期待来年再见。

  友谊是免签护照,情感是通用语言。论坛搭起的不仅是合作之桥、共赢之路,更是情感之“带”、友谊之“路”。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昌东路一栋写字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埃及人艾哈迈德·赛伊德正用流利的汉语与当地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交流出版翻译工作。10年前,艾哈迈德毕业于埃及艾资哈尔大学,是学校首届中文专业毕业生。2010年,一个偶然机会,在迪拜兼职做中文导游的他受邀来宁夏担任首届中阿经贸论坛阿文官方网站的翻译和校对。

  “这几年,国际媒体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报道明显增多,对中文的翻译需求也大幅增加,我个人也迎来事业的转机”,赛伊德一待就是6年,宁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现在我的工作和事业都在这里,我希望论坛越办越大,也渴望见证‘一带一路’通到埃及,造福埃及”。

根据  人民日报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1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