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6|回复: 0

到香港买保险:市民赴港“买买买”旅程中的重要一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1 19: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e1d15f9b8d5da256.jpg

  对于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来说,经济周期的影响往往具有叠加效应,全球经济繁荣时,往往表现得机遇丛生,而一旦全球经济进入长周期的下行状态,则更加挑战林立。在当前全球经济弱复苏新常态下,香港金融市场就由于身处“四重”夹缝而显得格外尴尬:利率上跟随美国,美国在加息,估值天花板下移;经济上跟随中国,中国经济下行,基本面堪忧;很多上市公司盈利受人民币汇率影响,人民币贬值压力显现;金融环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民粹风险由于经济压力而有所放大。

t017eb618167f88b971.jpg

  而在香港金融市场普遍萧瑟的大环境下,保险业务的长期增长显得格外醒目,而背后的一系列成因,也更加发人深省。

  如果说过去赴港抢购打折奢侈品是一种内地风尚,那么现在,赴港投保已成为一种倍受青睐的“新潮流”。2005~2014年,内地访客新增保费年均复合增长33%,到2015年9月底达到210亿港元。相对应的总保费复合增长57%。内地访客投保产生的保费相当于国内保费总额的3%。

  香港保监处发公告称,今年上半年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新造保单保费额为301亿港元,占上半年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的36.9%,并接近去年全年总和;此外今年2季度单季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购买量增至创纪录的169亿港元,同比大涨138%,同比涨幅亦刷新历史纪录。

  据了解,香港保险公司支付佣金比例远高于内地保险公司,期缴保单佣金约占首期保费的70%-80%,有的甚至高达100%;趸缴保单佣金约占总保费的5%-7%。

t017958f15b82061ade.jpg

  保监会形成一种共识,从增长的保费来看,在不考虑内地居民自主投保的假设下匡算,近两年来国内非法代理香港保险佣金收入十分可观,且呈现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

  “暑假一家三口去香港玩了几天,除了购物外,还有个重要任务就是买保险。”王琦(化名)昨日告诉记者。去香港保险真的保险吗?

  从产品结构看,最受内地客户欢迎的是寿险产品。香港寿险产品备受内地客户青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香港寿险产品更具“品质”。相对而言,覆盖范围更广、索赔服务较好、回报较高、保障更全面、条款更吸引人。我们研究了4家内地和4家香港保险公司有关危重疾病和储蓄计划的星级产品后,发现香港寿险公司一是对早期危重疾病和原位癌提供更广泛的覆盖,二是索赔较慷慨、容许多次索赔、最高可为基本保额的300%,三是储蓄计划方面更早地保证投保人可取回缴纳的总保费,投保人到80岁的预期回报可达到1680%,而国内保险公司为800%。

  其次,香港寿险产品更加“便宜”。保费定价由两大部分组成,纯保费与附加费用。其中,纯保费又分为风险保费和储蓄保费。内地产品较香港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风险保费和附加费用的差异。第一,风险保费是根据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精算假设计算出的。香港人均寿命较长(83岁,内地75岁),这使得死亡率和发病率假设较低,因此,相对应的产品定价也较低。而且,香港保险市场较成熟,大型寿险公司都有自己的精算数据库,使香港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相比之下,内地险企不太成熟,大多数公司没有自己的用于定价的精算数据库,而是从再保险公司购入。这也是为什么内地产品同质化的原因。虽然内地大型险企逐步开始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但和香港寿险公司的差距难以迅速消失。第二,内地险企的附加费用较高。内地市场投保率低,难以覆盖高昂的经营开支。这些费用将在定价中凸显,转移给投保人分摊。第三,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一向较高(5%~8%),所以它们能够分给投保人3%~6%的回报。

  最后,短期市场波动的刺激作用不容忽视。除了更好的保障功能外,内地访客可以通过香港寿险产品进行财务和遗产规划,并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冲人民币贬值风险的目的。应该说,这种短期成因造成了一系列非审慎的羊群行为,给人民币贬值预期的自我强化培育了微观环境,给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带来了额外的复杂性,也给内地金融市场和中资保险企业的成长带来一定挑战。

t01c0222f3aeab0f67a.jpg

  保监会稽查局联合北京保监局对北京地区四家外资寿险公司和两家中介机构进行调研发现,参与非法销售香港保险主要有三种模式,其中以各类理财、咨询机构为主导。

  据悉,各类理财、咨询机构或依托港资背景,包括香港保险中介机构在内地设立子公司、内地机构反向设立或收购香港保险中介机构两种情形,或与香港的保险中介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将内地客户转介绍给香港中介机构并收取佣金。

  事实上,非法销售香港保险产品时,在香港地区有分行的中资或外资银行也参与其中。据介绍,这类银行往往通过私人银行或家族办公室为有外币资产配置需求的高端客户推荐香港保单,客户有投保意向后安排至香港签约。

  除此之外,部分有香港保险代理资格的香港人到内地驻点,或内地居民到香港考取代理资格后返回内地开拓业务。内地金融机构的个别销售人员也兼职推广香港保险,成功后将客户转介绍给内地代理机构或香港代理人,获取一定比例提成。

t018dc62fa61f56447b.jpg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介也成为非法销售的宣传平台。保监会稽查局介绍,非法销售香港保单的手法花样翻新,诱导客户赴港购险。例如,理财、咨询机构及香港代理人通常以注册互联网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开展宣传,定期举办产品说明会、理财高峰会、理财知识讲座邀请潜在客户参加,并为有意愿的投保客户提供往来机票、酒店住宿甚至迪斯尼门票、购物代排队等优惠和服务。

  还有一批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就是私人银行客户,这一人群投保金额较大,一旦客户形成投保意愿,可全程提供高端私密化服务。

  一些机构和个人所销售的产品多为储蓄分红险、重疾险以及医疗保险,往往把香港成熟市场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与内地产品进行比较,扬长避短。以香港保诚公司的隽升产品为代表,特色是演示收益高,可以多币种配置;香港重疾险特色是定价比内地低,保障疾病种类比内地多;高端医疗险的特色是保障金额高、全球合作医疗机构多、理赔便捷(可以直付)。

  正当其时,国家外汇管理局给香港保险泼了一盆冷水:“境内居民购买香港分红类保险尚不合规”。言外之意就是,内地客赴港购买投资型险种,得不到政策法规为之兜底,出了事责任自担。事实上,监管层曾多次以从技术手段收紧内地客买港险。2月初,银联重申银联卡境外单笔刷卡上限5000美元。本月中旬,第三方支付也下发了“限刷”通知,个人单笔支付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万元整。

  种种迹象表明,此前一直处于边角地带的香港保险,一步步被逼近监管牢笼。值得指出的是,前述所有的“限制”,并不是针对那些真正有保障需求的消费者。国家外汇管理局明确指出,如果是旅行、商务活动、留学等,需要购买个人的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是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和支持的。所以,抱着保障为目的的内地客,大可不必担心这一监管的冲击。

  那么,“限制”的用意到底何在?在高达数百亿港元的内地客所供保费中,剔除正常年缴数万元的投保需求,真正被外管局盯上的,是那些以美元计价的超5万美元甚至达百万美元保费的天价保单。

  “在外汇储备减少的情况下,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单,隐藏的洗钱风险正在不断上升。”复旦大学保险系教授陈冬梅指出,一次性购买大额保单,其中包括提前支付保费、保单贷款、一次性付清、保单分配、受益人变更或提前退保,可能会让一张保单变成不易被人察觉的洗钱工具。而对于投保人而言,只要在短时间内能够套现,他会不计退保损失成本,只要能把大资金提回来就达成了本意。

t01fdbc6502750bc2c3.jpg

  “漏洞”终究被堵住。可预见的是,香港保险商的好日子恐怕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值得玩味的是,银联重申支付规则后,香港保险股曾出现过一波跌势。业内曾预期,“限刷”规则会导致香港险企今年的新增内地客保费出现缩减。笔者了解到,香港大额保单普遍支付保费都在10万美元以上,而5000美元上限意味着买方要刷卡数十次甚至上百次,如果碰到树懒这样的业务员,那要刷到猴年马月?

  对于香港金融而言,赴港投保的“新热潮”,既是短期汇率因素导致的羊群行为,也是香港金融专业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显现。因此,我们认为,香港金融虽尚在短期蛰伏之中,但依旧具有未来可持续增长的基本面潜力,这也是我们对全球经济未来进入上行周期后、香港金融市场的繁荣充满期待的根本原因。

t018b46287967f0628d.jpg

  根据北京商报、 新快报(广州)、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信息时报、汇通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2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