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09年开始,短短5年时间,淘宝村经历了萌芽、生长、大规模复制等几个阶段。2014年,淘宝村迎来了空前快速发展期,基于各地申报、媒体报道、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信息,阿里研究院在全国共发现211个淘宝村。
这些淘宝村分布在福建、广东、河北等10个省市。其中,浙江62个、广东54个、福建28个、河北25个、江苏25个,这五个省已发现的淘宝村数量在全国占比超过90%。同时,中西部首次出现了淘宝村的身影,来自四川郫县的2个淘宝村、来自河南和湖北的各1个淘宝村,进入了淘宝村大名单。
根据农村网商的家庭经营特点,按每个网店约4个从业者计算,预计淘宝村整体带来直接就业达28万人以上。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表示,无论从淘宝村数量、涉及网店总数、就业人数来看,淘宝村都正在步入"大繁荣时代"。从最初的3个淘宝村,到2013年进入统计视野的20个,再到2014年的200多个,淘宝村已然"破茧成蝶",成为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阿里研究院发布《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揭晓国内淘宝村、淘宝镇的最新名单。截至2016年8月底,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他们如何参与这个“双11”电商大战?
10日23时30分,距离“双11”购物狂欢节还有30分钟,在一间40多平方米库房的狭小隔间,六名80、90后客服人员全神贯注地回复来自全国各地买家的咨询信息,“叮叮咚咚”的响声此起彼伏。老板邹君同样是名80后,他不停地吸烟,难掩紧张情绪。这是景德镇昌江区新枫街道三河村的一家电商企业,也是阿里巴巴集团所认证的“淘宝村”“双11”的一个缩影。三河村在线销售陶瓷的商户有1000余户,其中近三成是三河村村民。
“做好准备,要上厕所的抓紧时间上厕所,还有倒计时30分钟!”邹君不停催促客服人员调整到最佳状态,准备“开战”。
邹君所经营的这家陶瓷旗舰店开了五年多,累计有5.9万粉丝,产品以家装用瓷为主。他于2013年开始参与“双11”,当时淘宝店加上他只有两个人,当年单日销售额30多万。第二年“双11”业绩达到80多万,后来突破100万,但今年他预计只有60万的销售额。对于销售业绩的保守估计,他解释称“双11”也有一个疲乏期,加上网购人群心理变化很大,今年是什么情况他心里也没底。而且今年他的店铺首次与京东合作,会分流一部分销售额。
说起今年备战“双11”的心情,邹君连续用了三个“紧张”。他现在网店有品管部、 销售部、仓配部、设计部、数据部,共20多人,九成是90后。为备战“双11”,他们前期做好培训。去年四台电脑做客服,零点一过就有两台电脑瘫痪。今年吸取教训,增加了两台出货的电脑,还备了70多万元的流动货,储备了临时包装工。
“还有三分钟,倒数,倒数,抓紧准备!”邹君边指挥边解释:“一般来说,还有两分钟左右的时候,好多买家会为了拼抢优惠而抢拍,零点下单可以立减50元,23时59分拍下就属于超拍,这两分钟也是密集下单的时段。”
零点来了,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可是销售部突然一片平静,没有了前一分钟的“叮咚叮咚”声。
“怎么提交不了订单,提交失败……”邹君看着自己手机,右手握拳头,眼睛不住地盯着手机屏幕,神色凝重。原来是系统冻住了,挤爆了!还好两分钟后,情况有所改善!只听“寂寞单开始下了!”“寂寞单开始下了!”现场一片欢腾。
所谓“寂寞单”是不需要跟客服咨询,直接下单买卖的订单。
零时2分钟,一下子涌出了许多寂寞单。
邹君开始变得兴奋起来,跑向楼上的京东组,辗转两个“战场”。
“冲啊!冲啊!快点冲啊!”凌晨1时,邹君大声叫着,声音伴随着敲击键盘的声音,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
“要加水吗,我来给你们加水。”邹君充当起临时服务人员,为客服人员加热水、泡奶茶。
清晨6时,出货单已经分发放置到了院子仓库的陶瓷器具内,打包师傅开始接手,“双11”对于他来说,同样是一个考验。
对于销售业绩,邹君透露,今年显然比他预测的要好,最终“双11”当天,该店累计销售803569元,共计2123单,他的团队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邹君仅仅是三河村电商的一个缩影。三河村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而且与中国陶瓷城相临,周边大小物流公司齐全,为电子商务种下发展的种子。顺着淘宝村的指示牌,沿着三河村中心街一路前行,电商网店散落在村里家家户户中,间杂着小型快递企业网点。放眼望去,每家淘宝店都会有这样的场景:年轻人围在电脑旁“敲敲打打”,家里的长辈则帮忙打下手,搞包装,做后期服务,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
在三河村一家陶瓷烧制厂,做了11年窑工的江师傅介绍,赶上“双11”一天要烧窑三四十次,近平时的两倍。
11月11日的庐山市横塘镇红星村阳光煦暖。家家户户做羽绒服,家家户户都是羽绒企业、电商,这个全国闻名的羽绒服加工企业“淘宝村”在“双11”的特殊日子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记者本想到村民家中寻找几家羽绒加工企业。该村书记查柏星却把记者带到了村内的羽绒电商创业园。“今年5月份开始,大家陆续从家里搬入创业园,目前园区已有81家企业入驻,打破了以往的家庭作坊模式。”查柏星说,“我们这里天天都是‘双11’!”
走进羽绒电商创业园,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房屋门前挂满了各羽绒服饰企业的招牌,此外创业园内还有15家物流公司,以及服饰辅料如毛料、金属拉链等商家。一辆辆大小货车穿梭于园区。园区内,就是一整条羽绒服饰生产商业链。
熊鹏程是一个品牌服饰的负责人,1995年出生,爷爷、父亲都在红星村从事过羽绒加工和销售,他已经是“羽三代”了。现在,父亲主要负责管理加工生产和后勤,熊鹏程则负责电商销售业务和物流。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推着一辆堆满包裹的小车到店内的一个角落,再一件件把包裹从小车内取出,身穿短袖还透着汗水。
“从11日凌晨到现在已经走了3000单,现在已经没货了,我通知淘宝客户下架,否则到晚上至少要走1万单。”熊鹏程告诉记者,“去年‘双十11’缺货没这么厉害,至少要到‘双12’才没货,现在感觉连今年‘双12’的货都没了。”
11日上午“双11”才过一半,就通知电商把羽绒服下架,真的这么火吗?记者在另一家羽绒企业负责人况子江得到相同的答案:现在没货了,很多电商小客户都让他下架了。“‘双11’走量比平时多8倍。还有京东、淘宝等电商客户帮我们卖货。有一个外地电商客户目前已经卖了6000多件。”况子江说。
况子江告诉记者,今年国内棉服生产“大户”慈溪地区没做什么货,所以造成市场上整体缺货。还有一个造成“没货”的原因是今年推广活动做得早。熊鹏程表示,今年他的服饰在夏季就开始做推广了,因此在“双11”前货已经销得差不多了。“平常日销也有200单、300单,但只要在网上做个推广、上个活动销量就翻几倍。我感觉‘双11’就是把前后几天的量放到一起了,等这一天集中爆发,其实总销量和平常差不多。”
“一般每年上半年我们就只做生产,从七月份开始给做好的服装拍照,八月份在京东、淘宝等网上上图,九月份开始做淘宝秀,包装、推广等。旺季销售季节真正很短,10月份到12月份期间就是两个半月。”况子江告诉记者。
根据中国江西网等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