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0|回复: 0

倡建“一带一路”有机农业全球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5 02: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5343BF0-0.jpg


11月18日下午,分別以“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和“‘一带一路’倡议下形成全球农业合作新格局”为议题,举办了两场闭门多边圆桌会议,与会中外来宾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两场圆桌会议分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吕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局长程国强主持。

欧盟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地,也是农产品的重要进口地,进口的产品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欧盟非常重视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农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共同农业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欧盟正在从以下三个方面改革共同农业政策。

第一,提升农业技术研究和创新水准。在创新和研究方面,与中国等国家开展合作。只有非常智能化的农业週期,才能够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第二,做好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支持可持续的森林管理,来应对沙漠化,阻止生物多样化的损失,阻止环境的恶化。

第三,制定进一步刺激农业发展的政策,满足民众和社区的需求和愿望,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农业技术。

此外,为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欧盟將加快投资建设高速宽频,促进农村地区发展。

总之,欧盟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双方也提出了加强在农业领域联动的倡议。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联互通平臺,欧盟和中国將进一步探索合作和协同效应。

加强科技、气候、贸易等领域合作,确保全球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是否足够的问题,而是如何分配的问题。过去30多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因为中国的粮食实现了非常高的自给程度,这也是中国现阶段粮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隨著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及其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中国的粮食消费结构也出现了巨大变化,肉类、水果、蔬菜以及食用油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增长。同时,中国从全球各地进口食物。这告诉我们,粮食安全並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应对的,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为了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我们必须在一系列领域开展密切合作。技术和知识的进步非常关键,因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粮食生产力。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还需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贸易壁垒以及粮食浪费等问题。我们在所有这些领域都必须本著合作精神来实现全球共同目标,比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

气候变化给实现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与粮食增产和粮食稳定供给息息相关,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所以,我们必须使粮食生产政策能够与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等方面的政策相互协调统一。同时,尽可能抵制在粮食和食品领域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由于土地、水和粮食的分配是不均匀的,因此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来说,贸易至关重要。作为各国农业部门的代表,我们也有责任保证通过国际贸易给我们带来一个可靠、稳定的粮食供给来源。通过农产品的贸易,能帮助我们应对粮食短缺。

探索新的合作和创新领域

现在全球面临的人口增长、资源有限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确保未来的粮食安全,需要更加可持续和更高效的农业监管方式。各国监管机构也需要加强相互之间基于共同标准和科学评估的合作,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可进一步加强全球在这个关键领域的联动。

新西兰和中国都面临同样的农业技术挑战,尤其是我们需要实现可持续和高效发展,同时还要保证农民的收入,而且两个国家都面临环境的限制。新西兰和中国应互相分享相关经验和知识。新西兰初级产业部愿同中国和其他国家合作,探索新的合作和创新领域,包括一些监管制度的互认,以推动贸易便利化。当然,这並不意味著要放低食品安全和检验检疫标准,相反,作为监管者来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创新,並且积极探索如何减少粮食贸易壁垒。这將是一项非常艰苦而又充满技术要求的工作。这样的工作能够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利益,將惠及两国人民。

全球农业合作比以往更为迫切

在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和威胁问题上,人类取得了很大进步,面临粮食短缺的人口也在减少,这得益于农业创新、生物科技以及总体的科技进步。但是,也要认识到,到2050年,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极端天气情况的影响,粮食消费会翻倍,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將增加。所以,我们必须减少投入、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必须更加节约资源、更加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准。

在这情况下,农业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事实上,在解决饥饿的问题上,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国別合作专案,正在与中国开展合作,以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农业发展目标,正积极採取措施以实现基础设施和商业方面的投资。目前进行的主要有四个方面工作:第一,发展可持续的粮食供应链;第二促进农业创新,关注数字农业;第三,促进安全产品的贸易,注意防范动物之间传染疾病;第四,加强国际组织间的协作。

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农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中国农业部將加强与世界各国间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共同推动实现全球粮食安全目标。同时,將积极为涉农企业服务,做好政策设计,推动中国农业全球化,发出参与农业全球治理的中国声音。

今后將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国际合作。

第一,中国农业“走出去”要牢牢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农业外交已经成为中国优势外交资源,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是中国农业对外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中国將充分发挥多双边机制平臺作用,比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粮食计画署(WFP)、世界银行、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亚太经合组织(APCE)、金砖国家、10+1、10+3、蓝莓合作等,加强政策对接和标准对接,深化多双边农业合作,包括三方合作。

第二,务实推进农业产业投资合作。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对外合作的若干意见》《农业对外合作规划》《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远景与行动》已经颁佈实施,下一步將继续完善顶层设计、抓好贯彻落实。目前,各省正在建立省一级的对外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基本都是由省农业厅牵头,省商务厅、发改委、金融、保险等与农业“走出去”相关的单位作为成员参加,將进一步做实做好做多农业“走出去”中的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实验区。第一批“两区”有10个,已经发佈。將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加快培育五到十家国际大粮商和跨国农业企业,鼓励中国企业跨国並购,特別是鼓励中国企业开展境外全产业链佈局,不断优化农业对外服务,建设好农业对外合作公共资讯服务平臺。

第三,加大农业援外扶持力度,回应受援国关切。务实推进农业科技交流、人员培训、政策建议、规划编制等,向全球分享中国农业发展成果和中国经验,为当地人民改善生活贡献中国力量。將联合编制农业发展规划,启动中非农业科研10+10计画,打造中国援非农业示范中心升级版,推动农业援外与农业“走出去”升级衔接。

第四,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农业部將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邀请沿线国家来华参加大型农业展会,特別是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欢迎各国优势特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中国老百姓的餐桌。针对农业“走出去”重点投资国別,多开展强化投资贸易促进推介活动,为企业打造“走出去”平臺。

澳大利亚与中国农业结构性改革“异曲同工”

作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进行了非常广泛的农业和经济改革,这些改革和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处。澳大利亚非常期待与中国深化农业合作,继续为中国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来补充中国的粮食供应、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结构性改革、生产率的改善和创新,是澳大利亚农业的核心优势,而且也一直支撑了澳大利亚高度外向型农业的全球竞爭力。在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形成的共识是,全国需要经济改革,因为很多政策都遏制了创新,而且是消费者来提供相关成本。因此,10年之前开始推进改革,比如取消补贴和控制,消费者在购物时也能享受到减税优惠;放鬆对价格的支持措施,包括一些法律的修正,改革乾旱农业调整政策,建立农业研究和合作公司,驱动创新研究和开发。

我们必须实现生产率的增长,这取决于农民能否广泛获得先进的新技术。只有科技进步,才能应对未知的挑战,尤其和气侯有关的挑战。

倡建“一带一路”“乳业共同体”

从整个国內农业领域来看,中国乳业已形成了市场化程度高、品牌建设领先、国际化步伐快的行业优势。目前,中国已经有两家乳企进入全球乳业十强。

但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中国乳业將长期面临国內外市场竞爭压力,尤其是根据中新、中澳FTA协议,2019和2025年,中国將取消新西兰、澳大利亚乳品的进口关税,这將进一步加剧进口产品对国內市场的衝击。

对于中国乳业来说,未来要在创新能力、品牌塑造、全球市场合作与拓展等多方面抢抓机遇,正视挑战,共同开启中国乳业新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乳企需要以更加开放、共贏的姿态融入世界乳业发展的大局中。中国乳业在下一个五年必將发生革命性变化,倡议全球伙伴不断挖掘合作潜力,携手开创“一带一路”及全球乳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呼吁全球农机行业打破技术壁垒,加强跨国合作

中国农业发展,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適度规模经营,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真正实现农业相对规模化经营,同步推进与之適应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农机和农艺模式的系统融合,科学优化农艺流程和农机匹配,减少农业生产要素投入,降低成本,实现各要素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培育以新型经营主体为核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探索典型的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新模式,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对此,我们建议和宣导:第一,推动农业各生产要素的跨领域融合,积极发展农业各个创新要素,以农机为载体,推进种子农药化肥和人工农机系统创新,加大力度扶持、推动农艺流程和农机结合的研究和示范推广。第二,支持和鼓励农机装备创新,尽快缩小与国际水准的差距,尤其在核心工艺装备升级和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整合全球资源。同时,呼吁全球农机行业打破技术壁垒,加强跨国合作,为全球粮食和食品安全做出贡献。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3日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科学家基于2050年全球人口將达90亿的推测和不同气候变化的模型认为,有机农业或可以满足全球的食物需求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条件是减少食物浪费和肉类生产。

有机农业,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而採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及採用有机饲料满足动物营养需求的畜禽养殖。目前人们认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可以帮助人类解决现代农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譬如土壤侵蚀、环境污染、物种多样性的减少以及能源消耗等。虽然有机农业明显比传统耕作方法更环保,但是若不开闢新的耕地,有机农业仍旧无法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为了评估有机农业为全球提供粮食的可行性,瑞士有机农业研究所(FiBL)的科学家阿德里安·穆勒及其同事,此次基于2050年全球90亿人口和不同的气候变化设定进行了模擬研究。他们的模型预测,要实现100%的有机农业转化同时满足全球粮食需求,所需耕地將比目前增加16%至33%。实现100%有机农业转化但不增加耕地面积,则需要减少50%的食物浪费,並且停止生产动物饲料——种植动物饲料的土地可被用于为人类生产粮食,而人类饮食中的动物蛋白会从38%减少至11%。

研究团队表示,该研究结论基于最新的模擬,依据每个地区对有机农业的接受程度和实际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里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

论文作者总结称,建立可持续的食物供给系统不仅需要增加粮食生产,还需要减少浪费,降低庄稼、草和牲畜之间的互相依赖性,並削减人类的农产品消耗。

根据搜狐、中新网等综合采编

【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2 0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