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丁顿熊显然不如之前也被搬上电影银幕的泰迪熊那么人气爆棚。尽管它是英国儿童文学中非常著名的角色,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依然陌生,甚至没有另一只英国土产熊——小熊维尼那么深入人心。
但帕丁顿熊有自己的优势,且不说此前的泰迪熊被拍成了无节操无下限的18禁喜剧,小熊维尼在乡间田野整天跟着一群动物朋友到处蹦跶,看起来也的确不如身处大都市、一身时髦打扮的帕丁顿熊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从红色宽檐帽到连帽式牛角粗呢厚大衣,再到长筒雨靴,来自英伦的时尚气息扑面而来。加上连威廉王子都亲自为它加持,大有将它打造成英国城市吉祥物的意思。
电影幕后阵容也非常强大,在英文原版中萌熊由在《007:大破天幕杀机》中扮演 “Q博士”的小本配音,而中文版则由小鲜肉陈学冬为萌熊“发声”。一度沦为票房毒药的妮可·基德曼,此次以一头利落的短发惊艳亮相,表情冷峻地饰演因童年阴影而一心想将帕丁顿熊做成标本的坏馆长。电影还在妮可与小熊的对手戏中借用了《碟中谍》的桥段与配乐,让妮可如特工般在布朗家里倒吊“抓熊”,创意十足。从海外票房看来,此次妮可似乎可以脱下“票房毒药”的帽子了。
《帕丁顿熊》 (豆瓣/图)
可惜,帕丁顿熊没有《超能陆战队》中大白的“超能力”,只能大打温情牌。它像一个怀揣着英伦梦的小镇青年,牢牢记住了家乡长辈说在大城市要讲文明懂礼貌的提醒,凭着长辈为自己描绘的理想蓝图,义无反顾地漂洋过海来到异乡,可以算得上是一只“熊漂”。
柑橘酱是帕丁顿熊的最爱。即便连告密者也没有亲眼见过它,当听到“柑橘酱”时,妮可扮演的坏馆长也能马上认定那正是她等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帕丁顿熊。融入一座城市应该是先从胃开始的,而柑橘酱和三明治对于英国来说就像中国人的豆浆和油条那么重要。
来自秘鲁的帕丁顿熊以为爱上了吃柑橘酱就能真正被伦敦所接受。但当它站在人潮涌涌的车站里对着行人脱帽致礼,却无人理会时,他就发现它错了。真正的伦敦与长辈口中的伦敦相差甚远,面无表情的人们在帕丁顿身旁或匆匆而过,或冰冷地俯瞰,没有闲暇驻足谈论天气,更不会对陌生人报以微笑。帕丁顿熊跟那些打算在大城市找到“家”的异乡人一样,就算再谨慎小心,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当地人的认同、接纳和关怀,精神上的归属感无处安放。
更讽刺的是,想要抓它来制成标本的坏馆长居然是帕丁顿熊苦苦寻找的冒险家的女儿。帕丁顿熊带着“欢迎来到伦敦”的想象到头来却被泼了一身冷水。不过幸好它在车站遇上了布朗一家。
在帕丁顿熊写信给露西姨妈的片段中,收养它的布朗一家房子如盒子般展开。这是影片中最出彩的设计,以一种上帝的视角审视着屋子里每个人的的动态。作为风险分析师男主人布朗算出家里有一只熊,房子倒掉的概率会增加4000倍,对帕丁顿熊充满戒备;女主人布朗太太正在画的伦敦下水道故事还差一个英雄;大女儿正处于青春期;小儿子一心想成为宇航员;还有一个致力于将打扫做到极致的远方亲戚。他们一起构成了一个典型的伦敦中产家庭。虽然在最后,他们每个人都有新的改变,但依然和而不同。
在经历一系列变故之后,帕丁顿熊最终在布朗家找到了自己在伦敦的位置,成为了他们的“家人”。它在写给露西姨妈最后的信中写道,“布朗太太说,伦敦里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解释了大城市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吸引着许多小镇青年留在大城市孤独打拼。搞笑之余,又略带思考性。从这方面看来,《帕丁顿熊》不仅是小朋友们爱看的动画片,更是志在温暖成年人的都市童话。
《帕丁顿熊》 (豆瓣/图)
不少人说这部电影还是一张伦敦的明信片。的确,导演在画面上不吝浓墨重彩,将伦敦打造成一个温暖的童话世界;配乐更赤裸裸地唱出了影片作为伦敦城市宣传片的意图:London that’s the place for me!伦敦的标志性符号在电影中也一个不少,从泰晤士河畔高大璀璨的伦敦眼、白金汉宫门前挺拔的卫兵,到古老的伦敦塔桥、宏伟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再到红色的电话亭、贪吃的鸽子……也算是圆满地完成了它作为城市明信片的任务。
就将这只来自小镇的雾都孤熊当做是伦敦给世界的一个拥抱吧。
来源:南方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