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杭州酒家老板为客人现场制作金庸最爱吃的「叫化鸡」(新华社)
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鵰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精神在香港备受推崇,背後是心向中华文化的情感基础。在这个国际美食之都,品味舌尖上的「武侠味」,内中的感觉别有深意,金庸亦在作品中描写不少江浙美食,慰藉思乡之情。
金庸笔尖下的武侠美食奇思妙想,让人垂涎三尺。出生於浙江的金庸,对杭州菜情有独锺,香港有名的杭州餐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湾仔道和庄士敦道是具有典型香港特色的街道,「叮叮车」和轿车有条不紊地运行,建筑鳞次栉比,许多老店藏匿其中。杭州酒家就位於这里,它的老板吴瑞康出身厨师世家,父亲曾掌勺杭城老字号杭州酒家。
香港的武侠美食中,「叫化鸡」这道江浙菜相对较常见,这是黄蓉给洪七公烹制的第一道菜,香气四溢,洪七公风卷残云地吃得乾乾净净。
锺情杭州酒家 最爱「叫化鸡」
「我们的『叫化鸡』为金庸和饶宗颐所爱,他们每次必点。饶宗颐97岁来杭州酒家时能吃完一整只鸡大腿。」吴瑞康说,杭州酒家的「叫化鸡」是地道的杭州口味,需要用酱油和绍兴酒腌制一小时,主要食材包括:绍兴酒罎泥、三层杭州荷叶,鸡肚子里塞昆明大头菜、洋葱和猪肉丝,用荷叶和泥包好後再烤四小时以上,由於汁多味鲜肉化了入味,很受食家喜爱。
吴瑞康回忆,金庸来这里吃蒓菜鱼丸时,讲起了蒓鲈之思的典故。西晋文学家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一职,他在洛阳见到秋风吹起,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认为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不能为了名位而在家乡数千里之外当官,於是弃官还乡。
「其实我看得出来,他讲这个典故,也是在说他自己。他感叹当时年纪大了,只能在香港多待点时间,他最忆是杭州。就因为这份故乡情,当年老人家来杭州酒家吃饭时便留下大幅墨宝,但由於没带印章,回家又重新写了一幅字盖上印章请人送过来。」吴瑞康一直心存感激。
梁锦松看武侠小说学中文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武侠文化在香港兴起,当年娱乐不多,报纸副刊都连载武侠小说,令其逐渐盛行,与此同时香港武侠电影、小说、漫画都蓬勃发展,还有功夫明星李小龙这个特殊人物,把中国武术带到国外,香港武侠文化的发展是时、地、人的适逢其会。
曾担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的梁锦松说,我们这辈很多都是边看武侠小说边学中文的;梁羽生和金庸作品文字流畅优美,有很厚的国学根底,六艺诗词和佛道儒易穿插於小说情节中,我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下,中文根底也就这样打下来。「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到海外留学的学生,也是因为爱看武侠小说而学好中文。看得多,久而久之便培育出对国家和文化的认同,而在社会打滚,则需要行公义好怜悯。」梁锦松说。
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