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9|回复: 0

台湾学界访大湾区 赞大陆发展神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9 22: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8台學界訪大灣區 讚大陸發展神速.jpg

  图:台湾学界大湾区考察团成员参观「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由香港两岸和平发展联合总会和中华汇智协进会联合主办的台湾学界大湾区考察团近日先後赴香港、澳门、珠海、广州、深圳,参访了港珠澳大桥、澳门大学、横琴新区、暨南大学、黄埔军校、深圳大学、前海新区等地,参观了「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感受大湾区的飞速发展和变化。来自台湾高校教授、中小学校长、家庭辅导教育专家等20位教育专家行走大湾区,赞叹大陆发展的巨变,感叹国家力量的强大。同时他们也表示,回到台湾要引导孩子们好好面对和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

  台湾新竹县中小学协会理事长、新竹小学校长李孟印说,这几天的交流,充分感受到我们同文同宗、两岸一家亲。感受到大陆的建设非常快,大陆的发展让我们刮目相看。新竹县竹北小学吴礼瑟校长说,「30年前来过澳门旅游,一直期待有机会来看看。百闻不如一见,参观澳门大学对我的冲击很大,我的思考完全翻转了,我们还是要有国际观,必须走出来,这次我们收获满满。」

  台湾中兴小学的叶若兰校长说,港珠澳大桥充分体现我们中国人非常厉害的科学和技术突破。香港有传统金融的优势,大陆有创新方面突破,「未来要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才能让我们的视野更为国际化。我们也希望把这次的经验带回台湾作为借镜,让两岸更好地合作。」

  中央政府是强大後盾

  澳门大学位于珠海横琴岛,2009年经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向中央提出申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占地1.09平方公里,是原校址的20倍。新建成的澳门大学实行澳门的法律制度,是「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示范性项目。

  澳门和台湾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澳门每年游客3000多万人次,台湾地区来澳门的达到100万人次,仅次于内地、香港。澳门每年有15万人次赴台旅游,在台的澳门学生有4000多人。

  澳门中联办台湾事务部罗英春副部长介绍说,回归前澳门GDP是500亿澳门元,2017年达4000亿澳门元,人均625254澳门元,失业率是2%,基本上全社会就业,人均月收入1.9万元澳门元。澳门回归祖国20年是澳门与祖国内地同进步、共发展的20年。

  回归後,曾遇到「非典」,酒店的入住率是个位数,国家及时出台「个人游」政策,香港、澳门都收益巨大。香港、澳门遇到瓶颈时,中央政府都会大力支持。

  大湾区汇聚两岸精英

  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积极实施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促进粤港澳合作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批准港珠澳大桥建设、横琴岛开发规划以及前海自贸区开发等等。这些都为香港、澳门长远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更大空间。香港、澳门快速稳定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有力的扶持,中央政府始终是香港、澳门的坚强後盾。

  本次考察团成员、香港中联办台务部副部长曾繁信介绍说,大湾区占地面积不足全国的1%,人口不足全国人口的6%,但是2017年底GDP总量占全国12%以上。粤港澳大湾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蕴藏了巨大的商机,也正是这样吸引了全国各地甚至港澳台很多朋友来这里创业、就业和生活。大湾区既是创业热土,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青年汇集到大湾区,建立起共同的记忆、共同的经历,甚至共同创造深圳的一个文化,两岸四地年轻人共同打拚的过程就是心灵契合的过程。

  深圳创业基地鼓励台青创新

  对于年轻人来说,作为大湾区重要城市之一的深圳优势在于创业和实习。去年有超过200位台湾学生在深圳实习,有大约近20个实习结束就在深圳就业了。深圳还有两个针对两岸的青年创业基地,希望台湾的青年带着项目在这里落地,政府会有一系列支持政策来扶持青年,深圳的民营企业对于台湾的年轻人也很有吸引力,包括腾讯、华为等。

  第一次来广东的台湾大学环境卫生博士、元培医事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卫生系助理教授陈志郎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速度之快很感动,希望通过交流增加彼此间更多的了解和学习的机会,并详细询问了暨南大学对于台湾学生申请研究生的招生、收费、创业、就业等情况。

  在暨南大学就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台湾学生杨采绮和就读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的台湾学生万姿妤也和台湾学界的团员分享了在大陆学习、生活的经历和收获。

  暨南大学宋献中校长介绍说,暨南大学的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学生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台湾地区学生1200多名。暨南大学目前与台湾地区的37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73份合作协定,此外还开展了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交流和合作,两校互免学费,互认学分。希望可以与更多的台湾学者、台湾青年一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神州一日千里 台校长吁当局反思

  台湾学界大湾区考察团于23日至27日考察了大湾区经建、教育、文化等多相项目的建设。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博士、台北市立大安高工前校长刘世勳表示,区内各项发展令人赞叹,感受到大陆致力发展经济的巨大成果,颇值得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首的台湾深切反思。

  港珠澳大桥是首座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完成的跨海大桥,其中6公里是海底沉管隧道,工程非常艰钜,通车後缩短三地通车时间,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其经济效益可观。

  刘世勳说,此行最大的收获首推实地参观陆续完成的「横琴新区」及「前海新区」,前瞻的都市建设规划结合交通、产业、生活、教育、文化、休憩、生态的功能,值得台湾面对都市更新的重要参考。他指出,八、九十年代台湾曾经创造举世称羡的经济奇迹,位居「亚洲四小龙」之首,当时大陆刚从封闭的年代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当1973年台湾第一条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时,大陆尚无。1980年台湾第一条捷运系统建成时,大陆各大城市也未见发展,那时我们在台湾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大陆考察参观团来台取经。曾几何时,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尤其近十几年来,大陆跳跃式的成长发展,有些建设可能只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别国或台湾要花费二、三十年才能完成的建设,诸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科技园区等基础及高端的建设,可谓一日千里、进步神速,迈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反观台湾,近二十年来各项发展近乎停滞。

  刘世勳盼望台当局积极为台湾的未来发展谋划,为台湾找到一条稳健可行的康庄大道。

  【华发网根据大公报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6-1 15: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