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昊辰说:「每次我站上舞台,就感到自己是赤裸的。」
五岁开独奏会,十二岁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即夺冠,十五岁考入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十九岁参加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成为首位获得这一赛事冠军的华人钢琴家……如今二十八岁、於国际乐坛炙手可热的钢琴家张昊辰,称自己想做个「活在艺术里」的人,以梦为马,以舞台为梦之所依。
见到张昊辰时,他正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的舞台上独自练习,重复弹奏着拉赫曼尼诺夫《第一钢琴协奏曲》华彩乐段,一旁的节拍器在滴滴作响。结束练习後,他从严谨的状态中放松下来,手握一杯茶,与记者攀谈起来。
年少成名 博览群书
生於上海的他,十五岁後一直定居在美国费城。全年约六十场的演出和大大小小的活动,令张昊辰时常辗转於不同城市之间。近季,他的重要演出包括日本独奏会巡演、与马锡尔及慕尼黑爱乐的中国巡演、与新加坡交响乐团和日本爱乐乐团的首演、北美巡演等。他还与知名乐团合作,包括费城乐团、罗卓斯特爱乐、科罗拉多交响乐团、以色列爱乐、伦敦爱乐等,同时也是一位活跃的室乐演奏家。在无需奔波的日子里,除了练琴,他的生活与同龄人没有太大差别:「有时我宅在家看看书,有时和朋友吃饭聊天。」
他提起正在读的由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写就的《民族与美学》。「这本围绕民族主义论题的文集,当中关於日本从帝国到民族国家、再到帝国主义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塑造美学的讨论十分有趣。」张昊辰说:「我喜欢研究社会形成的原因。」他看的书很杂,从哲学、历史到小说、诗歌都有。
博览群书,也使他对音乐的思考更加广阔。他说:「我近日听布拉姆斯的晚期作品,觉得很亲近。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内敛而理智,耐人寻味。」除了古典音乐,张昊辰也演奏不少近现代音乐,三年前在香港大学举办独奏会时,他的演奏曲目中就包括一首捷克作曲家杨纳杰克的《一九○五年某月一日「自街上来」》奏鸣曲。他认为,如今无论是作为演奏者、或是艺术策划者的角色,都可以给观众挑战,令他们接受更多古典以外的音乐。
醉心艺术 演绎自我
如果用几个词形容自己,张昊辰的答案是「内向」、「善良」和「好奇」。内向则敏感,好奇又代表童真,他没有刻意追求外在的成熟:「演奏的性格,就是我的性格」。在他的理解,舞台的意义也不在於展示,而是暴露:「每次我站上舞台,就感到自己是赤裸的。演奏时全情投入,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柯蒂斯就读时,张昊辰师从着名钢琴教育家格拉曼夫。也因如此,人们时常将他与师出同门的郎朗、王羽佳作比较。郎朗拥有热情丰富的表现力,王羽佳的性感短裙和高跟鞋亦令人印象深刻,然而记者在欣赏过张昊辰的演奏之後觉得,他的风格,确是可以用安宁与热忱相得益彰来形容。同一位老师培养出的弟子各有风采,难怪张昊辰说:「他(格拉曼夫)是一位非常擅於挖掘个人风格的老师」。
受香港管弦乐团(港乐)邀请,张昊辰今年一月与港乐及港乐客席指挥余隆合作,连演了两场拉赫曼尼诺夫《第一钢琴协奏曲》。他之前曾与费城乐团等演出此曲,而这位俄国作曲家笔下迷醉且富有变化的旋律,令张昊辰的演奏更是充满想像力,为香港乐迷呈现动人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