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受内需疲软所累,上月中国制造业生产、新增业务总量皆现轻微降幅(路透社)
财新昨日发布的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报48.3,较前值下降1.4个百分点,已连续第2个月低於荣枯线,并录2016年2月来新低。财新认为,基本面数据的趋弱,及内需的低迷,是上月制造业数据继续走软的主因。受访专家认为,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未来政策仍需发力,预计更大力度的降税降费措施在後期将持续落地,货币政策将会更多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减税降费」将更大力度落地
受内需疲软所累,1月制造业生产、新增业务总量皆现轻微降幅,新订单总量也连续两个月下降,且降幅有所加大;制造业采购活动在时隔20个月後首现收缩,制造商生产计划亦有所调整;不过,在中美贸易摩擦暂时「休战」影响下,上月新出口订单指标大幅反弹,并升穿荣枯线,录去年4月来新高;财新制造业用工规模虽已连续63个月呈现收缩,但收缩率已放缓至近9个月来最弱;采购库存终结此前连续2个月的微升,投入品供应商交货速度也再度放缓。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锺正生认为,中国制造业内需上月虽猛烈收缩,但因中美贸易磋商进展积极,制造业外需转向积极,并成为上月制造业运行过程中的一大亮点。调查亦显示,制造业界信心略有改善,制造商对未来12个月业务前景的乐观度已升至去年5月以来新高。
分析普遍认为,经济回暖仍缺乏需求基础。
申万宏源债券首席分析师孟祥娟预计,短期内政策放松方向仍可持续,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措施在未来仍将持续落地,货币政策重点也将逐步从「流动性」,转向「实体经济的疏通传导」。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货币政策将更多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藉此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财政政策方面,要为企业、居民减税降费,稳定就业的同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刺激消费。
【华发网根据路透社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