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裁员潮年后又拉开了序幕,这次的主角是滴滴。就在今天上午月度全员会上,程维刚宣布要做好过冬准备,要通过聚焦出行主业,对非主业采取“关停并转”的优化措施之后,市面上几乎同步就传出了滴滴裁员的消息。
在大环境整体对2019年经济抱持保守看法的情况下,裁员的坏消息总是能得到最快速度的传播。结合之前流传出的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人民币的传闻,甚至不少人都没有关注到,滴滴在提出“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涉及2000人左右”的优化措施之后,本年度还要在安全技术、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及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继续招聘2500人,到2019年年底,滴滴总的员工人数大概和去年底的13000人持平。
非核心业务出人,核心业务进人,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出行业务上。人员结构调整, 业务优化,滴滴这两手是否能帮助它缩小亏损规模甚至摆脱亏损呢?
滴滴的大盘
资本的催动下,几年时间,滴滴早已经从创业项目成为了出行巨头,业务也从原本的线上打车拓展到了以出行为核心的多业态集合体。包括以快车、出租车为主的快捷出行业务,专车、代驾为代表的品质出行业务,共享电单车和电动汽车等为代表的分时租赁业务。
截至目前,仅在大出行领域,滴滴已经推出快车、出租车、专车、豪华车、公交、顺风车、单车、电单车、代驾、敬老出租、自驾租车、二手车共十多种业务。除此之外,滴滴还在外卖、金融服务、新能源汽车上,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方面布局。
不仅是国内业务的扩张,滴滴也在积极的投资布局全球市场,投资入股了中东和非洲北部的Careem、欧洲和非洲的Taxify和东南亚的Grab,以及巴西的打车公司99,美国的第二大打车服务Lyft,印度的Ola。它同时还是ofo和饿了么的投资方。最近它还花1亿美元投资了印度住宿行业连锁公司“OYO酒店和民宿公司”。
战略收缩更利于未来发展
依托于强大的融资能力,滴滴的盘子越做越大,业务版图扩张的同时,也为它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和困难。随之而来庞大的人工成本,越来越多领域的竞争对手,多条需要输血通过大手笔补贴支持扩张的业务线,一起造成了2018年滴滴过百亿的亏损。而2017年滴滴被曝光的全年亏损额还只是25亿元人民币。
程维在这个时候作出战略收缩决定,是非常明智的。排除压缩人工成本的这个考虑,战略收缩更大的意义是集中力量打好主业基础,护住基本盘才能扛过这个经济周期低谷,更利于未来长期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
1、战略收缩有效缓解竞争对抗压力
滴滴的多方面布局,其实和美团之前面对的形势很像,让它在多条业务线对上了实力雄厚的对手,陷入了没法短期内就结束的补贴战。而长时间多业务的补贴拉锯战,对于滴滴来说,压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其出行的主业务同时遇到麻烦的时期。
面对滴滴的扩张,传摩拜、美团、首汽、蔚来已经组成“反滴滴联盟”,从各方面开始侵入滴滴的各个方向。滴滴过去两年在打车、外卖、共享单车等业务上面对的竞争局势都颇为严峻。拿出行业务来说,根据滴滴流出的数据,去年其在司机端的补贴投入达到了113亿。滴滴外卖也在多城市和美团外卖展开补贴战。共享电单车和共享汽车业务,目前也依靠公司大量的补贴来推广业务。
而这次的战略收缩,集中力量发展出行业务,可以直接避免滴滴在非核心业务上展开另外的补贴或者投入,减轻滴滴目前多面对敌的竞争状态,对于现在出行领域的多条线胶着补贴战来说,也算是一个利好,能有更多能量补充进来。
2、护住基本盘才有未来
对于滴滴来说,出行业务是基本盘,聚焦护住基础盘,是现在必须做的。按照原本的规划,2018年是其开启上市的重要时间点,但是出行业务上面爆发了多次危机,顺风车业务的下线,让业绩遭受打击,上市也没有了消息。
而竞争对手却在虎视眈眈,在快专车,顺风车领域,嘀嗒、哈罗顺风车在这期间不断发动攻势,抢夺市场,美团进入南京市场之后,很快宣布抢占了1/3市场,目前正在争取进入更多城市,曹操专车也宣布升级为曹操出行,有扩张姿态;甚至高德地图也在涉足打车业务……作为网约车平台,滴滴提供的是技术服务,竞争壁垒并非不可突破,滴滴的司机和用户随时都可能为了更便捷的打车体验,更高的收入或者更优惠的价格投入其他平台的怀抱。
而滴滴之所以能够一路走来保持竞争优势,更多依靠的是大量资本助推下的马太效应,其布局和生态链也基于在出行领域占据绝对优势,才能够带动生态链业务滚雪球增长。一旦在核心出行业务上市场份额缩小,将会前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出行业务一直保持绝对的领先地位,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和资金支持来发展完善布局其生态链。对于滴滴来说,护住基本盘才有未来。
在2019年,一手优化人才结构,消化一下过去几年大步向前扩张导致的冗员以及其他问题,一手优化业务,把不重要的边缘业务暂停,集中精力搞好重点业务发展,牢牢占据市场份额,夯实基础。结合滴滴之前表现出的组织能力和突破能力,低谷过去,可能会迎来更快速的发展。
来源:搜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