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改编成电影的原着文学往往集中在三个重要的作者:张爱玲、金庸、刘以鬯。
张爱玲的小说篇幅短、有画面感、故事性强,是小说中很适合改编成电影的那一类。她的《倾城之恋》、《半生缘》以及《红玫瑰与白玫瑰》,分别被许鞍华和关锦鹏改编过。
许鞍华生活化,可能是文学院出身的原因,许鞍华在文学改编电影上总有点儿毕恭毕敬的劲儿。《倾城之恋》改得不算好,剧里大家照着小说一字一句的读,举手投足都完全被小说束缚住,板得很。後来的《半生缘》就好很多,那种许鞍华所擅长的生活感和日常气息,在《半生缘》中表露无遗。
关锦鹏细腻,他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则充分发挥了他本人对情感刻画的细微与娴熟,是不错的改编。後来,关锦鹏拍了王安忆的《长恨歌》。王安忆在作品风格上,一直类近张爱玲。关锦鹏个人在电影美学上的成熟算为原着添几分色,但同他此前的作品《阮玲玉》相比,《长恨歌》只算是平平之作。
作为香港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金庸作品被改编了无数次,徐克执导的《笑傲江湖Ⅱ东方不败》是其中很特别的一部,完全颠覆原着的剧情,配合徐克一贯出色的视觉效果,让这部荒诞的改编成为影史的杰作。但要说它是金庸最好的改编电影,却还得问问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同不同意。这部被王家卫改得面目全非的电影,几乎只取了金庸武侠人物以及个别情节,其他完全架空原着,是一部彻头彻尾王家卫的自我表达。
提到王家卫,就不得不提刘以鬯。受《对倒》和《酒徒》启发,王家卫创作出《花样年华》和《2046》两部经典作品。刘以鬯的意识流作品属於文学原着中非常难改的一类,却与王家卫情绪浓烈的镜头堪称天作之合,二人一个将文字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一个将电影语言推向新的审美高峰,是难得地将极具文学性的作品改编成视听语言极其出色的电影,各有自己强烈的风格,又存在着某种精神内核的高度统一。
【来源:大公报】
|
|